我家华川上,君住兰江滨。百里通一水,总是金华人。
自我与君别,三载幽燕住。及此会吴门,朱颜各如故。
同为异乡客,谊重情依依。东风足携手,君何复言归。
归去金华山,日看好山色。紫翠集芙蓉,绿草眠白石。
若逢牧羊子,为我寄深情。莫令猿鹤怨,行矣寻初盟。
吴门赠凌秀才。明代。王祎。我家华川上,君住兰江滨。百里通一水,总是金华人。自我与君别,三载幽燕住。及此会吴门,朱颜各如故。同为异乡客,谊重情依依。东风足携手,君何复言归。归去金华山,日看好山色。紫翠集芙蓉,绿草眠白石。若逢牧羊子,为我寄深情。莫令猿鹤怨,行矣寻初盟。
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王祎。王祎(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字子充,义乌来山人,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和李亦元春寒四首 其四。清代。曾习经。畹畹年芳一半休,嫩苔生阁走端忧。宁知沉饮非荒宴,可惜逢春只远游。灵鞠才名随士宦,嵇康懒性负山邱。白桐花发郊扉静,不遣东风放紫骝。
园中秋散诗。南北朝。鲍照。负疾固无豫。晨衿怅已单。气交蓬门疏。风数园草残。荒墟半晚色。幽庭怜夕寒。既悲月户清。复切夜虫酸。流枕商声苦。骚杀年志阑。临歌不知调。发兴谁与欢。傥结弦上情。岂孤林下弹。
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东朝。
银潢万叶源流。见一点长庚辉绛霄。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马金裘。
沁园春(代寿宗室)。宋代。翁溪园。记得花筵,巧夕星河,初度女牛。更四双蓂荚,十分桂魄,中元佳致,妆点初秋。蔼蔼非烟,濛濛如雾,锦水郁葱佳气浮。人人道,是王孙帝胄,今日东朝。银潢万叶源流。见一点长庚辉绛霄。似东平为善,河间献雅,风流酝藉,西汉诸刘。恰遇称觞,蓬壶歌缓,满酌蒲萄双玉舟。椿松等算,年年醉傲,花马金裘。
蝶恋花 和王瓠山韵。魏晋。张野。狼藉春衫愁万点。半是征尘,半是啼痕染。别久流光空冉冉。料想病颊成双靥。罗带同心香未敛。甚日兰舟,重把归装检。极目画楼烟雾掩。凭谁剪却吴江险。
过排山驿。清代。祖之望。路通五管势难平,人在松杉顶上行。日影倒翻飞鸟背,天风直挟大江声。眼前野水多于地,到处青山半似城。闻道岭南林壑美,蛮烟瘴雨不须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