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何其愚,填海欲成岭。夸父持杖走,猛气逐日景。
彼为不可成,至竟同灰冷。余持一寸胶,澄彼江汉永。
郁仪抉阳乌,萤尾灭无影。儒门诚淡泊,分道贵同骋。
身中草贼败,信矣烟尘静。
和杂诗十一首 其二。明代。黄淳耀。精卫何其愚,填海欲成岭。夸父持杖走,猛气逐日景。彼为不可成,至竟同灰冷。余持一寸胶,澄彼江汉永。郁仪抉阳乌,萤尾灭无影。儒门诚淡泊,分道贵同骋。身中草贼败,信矣烟尘静。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黄淳耀。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马祖接石巩赞。宋代。释普济。三十年不少盐{上将下酉},一镞群狐中的时。大地山河诸草木,至今尽发箭锋机。
南还途次感怀 其四。明代。李孙宸。河渡古徐州,淮阳下接流。宣房筑何日,瓠子决堪忧。漕使道傍议,冬官传舍谋。百万东南粟,将无虑咽喉。
地浯溪读中兴碑。宋代。王炎。日光玉洁元子辞,银钩铁画颜公书。百金不惮买墨本,摩挲石刻今见之。猗那清庙久不作,其末变为王黍离。春秋一经事多贬,鲁颂四篇文无讥。渔阳鼙鼓入潼华,公卿徒步从六飞。朔方天子扶九庙,京师父老迎千麾。紫袍再拜谒道左,上皇万里旋銮舆。牝鸡鸣晨有悍妇,孽狐嗥夜有老奴。扶桑杲杲未翳蚀,但歌大业吾何疵。首章义正语未婉,前辈不辨来者疑。正须细读史克颂,未用苦说涪翁诗。许张劲节震金石,李郭壮开如虎貔。断崖苍石有时泐,诸公万古声烈垂。天怀倦客有所恨,雨湿江寒催解维。神州北望三叹息,翰墨是非何议为。
归田三首 其三。唐代。白居易。三十为近臣,腰间鸣佩玉。四十为野夫,田中学锄谷。何言十年内,变化如此速。此理固是常,穷通相倚伏。为鱼有深水,为鸟有高木。何必守一方,窘然自牵束。化吾足为马,吾因以行陆。化吾手为弹,吾因以求肉。形骸为异物,委顺心犹足。幸得且归农,安知不为福。况吾行欲老,瞥若风前烛。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
山居遣兴。宋代。释绍嵩。百衲老空林,疏慵倦九箴。浮沉千古事,去住两乡心。绝顶无禅侣,忘言有匣琴。感多聊自遣,时复一闲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