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韬光山中杂诗 其四。明代。高攀龙。日暮山寂然,树响栖乌下。独行深涧边,野华摘成把。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高攀龙。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清明感兴。明代。于谦。宦游无定踪,飘飘任南北。今年在并州,邂逅过寒食。花枝红欲燃,草色翠如织。群鸟鸣閒庭,喧啾竞朝夕。飞絮随东风,轻盈粘几席。而我与春光,相看俱是客。春归已有期,我归应未得。对景不成欢,喟然长太息。太息复何为,挥毫题素壁。
春光好。清代。陆求可。妆初罢,鸟关关。倚阑干。怪杀无端蜂蝶,扇驱还。一架蔷薇娇艳,金莲移向花间。折得小枝香在手,插云鬟。
暮雨消烦暑。房栊□、顿觉秋意如许。天高云杳,山横绀碧,桂华初吐。空庭静掩桐阴,更苒苒、流萤暗度。记那时、朱户迎风,西厢待月私语。
佳期易失难重,余香破镜,虽在何据。如今要见,除非是梦。几时曾做。人言雁足传书,待尽写、相思寄与。又怎生、说得愁肠,千丝万缕。
宴清都。宋代。袁去华。暮雨消烦暑。房栊□、顿觉秋意如许。天高云杳,山横绀碧,桂华初吐。空庭静掩桐阴,更苒苒、流萤暗度。记那时、朱户迎风,西厢待月私语。佳期易失难重,余香破镜,虽在何据。如今要见,除非是梦。几时曾做。人言雁足传书,待尽写、相思寄与。又怎生、说得愁肠,千丝万缕。
【中吕】喜春来 亲登华岳悲。元代。张养浩。亲登华岳悲哀雨,自舍资财拯救民,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比颜御史费精神。十年不作南柯梦,一旦还为西土臣,空教人道好官人。还自哂,闲杀泺湖春。路逢饿殍须亲问,道遇流民必细询,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只落的白发满头新。乡村良善全生命,廛市凶顽破胆心,满城都道好官人。还自哂,未戮乱朝臣。无穷名利无穷恨,有限光阴有限身,也曾附凤与攀鳞。今日省,花鸟一般春。一场恶梦风吹觉,依旧壶天日月高,白云深处结团茅。山更好,岚翠滴林梢。一溪烟水奁开镜,四面云山锦族屏,客来沉醉绰然亭。对着这无限景,因此上不肯就功名。拖条藜杖山林下,无是无非快活煞,王侯卿相不如咱。兴来时斟玉斝,看天上碧桃花。翻腾祸患千钟禄,搬载忧愁四马车,浮名浮利待何如?枉干受苦,都不如三径菊四围书!探春梅花已有飘零意,杨柳将垂袅娜枝,杏桃仿佛露胭脂。残照底,青出的草芽齐。
茶中杂咏。茶鼎。唐代。皮日休。龙舒有良匠,铸此佳样成。立作菌蠢势,煎为潺湲声。草堂暮云阴,松窗残雪明。此时勺复茗,野语知逾清。
送王岩夫秘校通判滑州。宋代。梅尧臣。昔闻信都侯,尝作画舫斋。空户两向辟,樽席长对排。左顾树若岸,右盼堵成崖。既无风波虞,但与物景谐。一从信都去,来者趣意乖。屋室改库厩,花木为薪柴。君当访甚迹,更葺安旧牌。记石傥尚在,尘土加洗揩。然後酿井泉,吟醉前人偕。寄言灵河守,高此别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