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掩山斋,萧条见素怀。入城愁马踏,傍涧爱云霾。
晕出淮南管,寒添懒瓒柴。年年对搔鬓,吟咏一无涯。
雪 其六。明代。释今无。寂寞掩山斋,萧条见素怀。入城愁马踏,傍涧爱云霾。晕出淮南管,寒添懒瓒柴。年年对搔鬓,吟咏一无涯。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鹊踏枝四首 其三。近现代。刘永济。早是惊心欢易失。叵耐春人,歌酒围香密。不见嘶骢杨柳陌,阴阴换尽颦蛾色。蕙想兰怀私自惜。伫苦停辛,尘影难端的。盼断番番花信息,可怜只当闲风日。
灯夜记言 其五。明代。王彦泓。娇弱生来酒怕闻,一分尝罢困氤氲。年来勉受萧郎劝,旋转推排到五分。
次韵元素见寄。宋代。周紫芝。吾曹心事寄微言,此意难从世俗论。妙句已先醒醉梦,尺书何止到寒温。因缘只睡心情懒,习气唯书眼力昏。知有草庐能避地,满村烟雨一柴门。
次韵酬锡远孤坐有怀。宋代。刘弇。白简差差长蠹鱼,强颜那复计三馀。长波不洗客愁去,脱叶似将官况疏。行乐醉乡金欲尽,投身老境岁还除。因持旧史论窗烛,大半功名不是书。
庄纯夫还闽有忆 其四。明代。李贽。七十古来稀,知余能几时。君宜善自计,莫念出家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