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意寒侵烛,窗光欲照人。翻书存古雅,自诵每伤神。
事业材宜隽,经纶道用屯。知君原落落,努力可娱亲。
王淑莘文学以感遇诗一首见贻即步元韵奉和三章志赠 其三。明代。释今无。雪意寒侵烛,窗光欲照人。翻书存古雅,自诵每伤神。事业材宜隽,经纶道用屯。知君原落落,努力可娱亲。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与蒋孝廉夜话归而有作。近现代。许宝蘅。吴楚江流偶聚萍,西窗促膝一灯青。尊开竹叶刚人日,堂废梨花驻客星。论古不妨千百载,学书犹有十三经。天涯辛苦谁知己,赢向书堆乞蠹灵。
涂次逢李氏兄弟感旧。唐代。韦庄。御沟西面朱门宅,记得当时好弟兄。晓傍柳阴骑竹马,夜隈灯影弄先生。巡街趁蝶衣裳破,上屋探雏手脚轻。今日相逢俱老大,忧家忧国尽公卿。
偶吟 其一。明代。邹元标。尘埋宝镜已多年,一旦光辉彻万千。不是主人勤拂拭,淤泥那得吐青莲。
和重己晚菊三首 其二。宋代。吕陶。花开虽晚莫嗟迟,落尽千葩发几枝。清露有恩殊未报,寒风无赖不能衰。幽芳自占三秋景,真赏堪同九日时。蝶少蜂愁人事别,餐英独有屈平知。
南漪堂。宋代。沈遘。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少年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