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
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咏镜中灯 其二。明代。释今无。妆台匣浅夜光微,井底胭脂入眼飞。栖凤独衔曦影宿,垂虹新向月明归。经天铜柱高能艳,蘸水芙蓉冷自依。舞罢丽人轻一照,桃花还更着馀辉。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别栗健斋二首 其一。明代。任环。的发当何日,孤踪寄远城。念归良独苦,闻别不胜情。野渡留江艇,风烟款客程。知君怀缱绻,须我一杯倾。
陪都宪简公宿叫岩寺因次其旧题韵。明代。费宏。春风拂面散轻阴,信宿禅房会此心。客思祗应孤雁得,交情大胜碧潭深。云根穿水孤能立,宰木凌霜老更禁。抚景相看多感慨,浩歌随意辄成音。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唐代。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临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莎鸡。唐代。李兼。悲思亦何苦,繁声咽未休。家庭残日曙,衰草故园秋。物化终归尽,年华迅若流。要当期子夜,相与和商讴。
题灵祐和尚故居。唐代。刘长卿。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