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密行见津梁,碧海如杯湿大荒。万顷邓林春色好,岂知庭树已成行。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六。明代。释今无。慈心密行见津梁,碧海如杯湿大荒。万顷邓林春色好,岂知庭树已成行。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落花八首寄和旡恙 其一。唐代。张鸿。委地谁能辨重轻,追思春色枉峥嵘。芳姿坠溷难言命,落叶飘烟共有情。访艳诗迟悲杜牧,饯春酒醉饮公荣。可随风雨连番恶,狼藉阶前已一生。
游灵山护国禅院作 其二。清代。丘逢甲。漠漠荒山仗佛开,千年古木半摧颓。惟应一勺灵泉水,曾照元和太守来。
双调望江南。清代。况周颐。閒庭院,花落更斜阳。肯与游丝为缱绻,莫将飞絮共平章。漂泊不能狂。东风恶,无计挽红芳。输与邻家蜂蜜好,不知何处燕巢香。回尽旧时肠。花如画,未必画非真。见说画中花不落,移家作个画中人。占取最长春。春未肯,著我软红尘。花若有情花亦瘦,十年香梦太酸辛。我与我温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哭师。先秦。左丘明。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地;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东津湾。清代。李林芳。毕竟津何处,滔滔水自东。狂澜谁砥柱,失路几英雄。世已沈沦候,人还车马中。古今同一辙,不必怨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