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
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秋夜雨·秋夜。宋代。蒋捷。黄云水驿秋笳噎。吹人双鬓如雪。愁多无奈处,谩碎把、寒花轻撧。红云转入香心里,夜渐深、人语初歇。此际愁更别。雁落影、西窗斜月。
全词主要表现主人公漂泊异乡、有家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
词的上片首句“黄云水驿秋笳噎”通过特定的天气环境(即大雪将至前的黄沙乌云)、特定的栖居环境(水中驿站)以及边地特有的乐器声(胡笳发出哽咽的声音),借景抒情,表达了主人公辗转漂泊之愁。“吹人双鬓如雪”句采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写主人公暮年衰老之愁。“愁多无奈处”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内心无法排遣之愁绪之深。“谩碎把、寒花轻撅”一句采用动作的细节描写,把主人公愁绪无法排遣,不停敲击满树寒花,直至将其敲碎的特定动作表现得十分细腻传神。
词的下片又黄昏写到夜深,“红云转入香心里”三句写晚霞已逝,夜已渐深,人们都已经歇息。而主人公此时更是辗转反侧,愁绪更浓,抬眼望窗外,“雁落影,西窗斜月”两句以景结情。漂泊的大雁留下孤单的影子,一轮斜月挂在西窗外。词人通过“雁影”和“斜月”这两个深秋特有的意象,将主人公漂泊他乡、家园难归,故国不堪回首的悲愁和无奈表现的含蓄深刻,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蒋捷。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元夕。明代。王韦。笙歌犹记昔年曾,烂熳风光不自胜。珠海月轮翻夜水,碧空星燄漾春冰。香芬巷陌金舆度,花压楼台翠袖凭。此夕瞢腾杯酒热,短檠还对读书灯。
赠俞隐居。明代。祝允明。水南雉市万尘趋,水北还容陋巷居。三尺素桐陶靖节,百篇华赋马相如。心抛世俗争为事,手录时贤未见书。欲继姓名高士传,怕君嫌我近睢盱。
雪中书所见。清代。郑孝胥。春雪旋消不待晛,散乱飞花空照眼。却搀冻雨弄风寒,猛扑车窗势殊悍。胡姬犯寒更纵马,玉色頩颜岂知暖。满身风雪出我前,缩手吾侪应自赧。戍边生还常称幸,世事厌闻唯饱饭。因渠顿触枕戈心,便掷残骸何足算!
王总领。宋代。魏了翁。古来五大不在边,国家长虑初解弦。西南计臣授鈇钺,独以一手擎半天。三边将士趋节制,百城吏民服威惠。载宣宽诏问无恙,扶藜往听翁颜喜。我图尔土居未怡,室家仅葺风雨欺。波涛沄沄逐风靡,山色澹澹忧陵夷。机空络纬那可织,徽穿虎豹畴能识。秦门夕燧虽平安,燕帐秋弓未休息。翁颜且喜旧观还,尚恐世事愁无端。祝公为民久远虑,忧顾期使西南宽。美官厚禄等閒耳,得君得时不易然。君不见富公在青州,多于中令廿四年。
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 其二 溪亭。宋代。张栻。未识主人面,先为溪上吟。澄潭依近岸,绝壁耸遥林。领略襟期远,登临岁律深。想当轩冕外,三叹有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