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洞口梧十寻,巑岏直上干太阴。石根铜干自终古,白藓苍鳞留至今。
念尔长材世所鲜,待入宫悬逐匏管。托身虚牝无人收,零落秋风岁华晚。
梧树行。清代。刘大櫆。金谷洞口梧十寻,巑岏直上干太阴。石根铜干自终古,白藓苍鳞留至今。念尔长材世所鲜,待入宫悬逐匏管。托身虚牝无人收,零落秋风岁华晚。
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刘大櫆。刘大櫆(1698——1780),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人。刘大櫆修干美髯,性格豪放,纵声读古诗文,韵调铿锵,喜饮酒,好吟诗。受教于同乡吴直,才华出众。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参加考试都登副榜。刘大櫆60岁后为黟县教谕。几年后告归,居枞阳江滨不再出游,以文学教授生徒。大櫆著作有《文集》10卷《诗集》6卷《古文约选》48卷、《历朝诗约选》93卷、《论文偶记》1卷,纂修《歙县志》20卷。逝世后,安葬在今金社乡向荣村刘家苕箕地,墓为省级文物。
古苑杏花。唐代。张籍。废苑杏花在,行人愁到时。独开新堑底,半露旧烧枝。晚色连荒辙,低阴覆折碑。茫茫古陵下,春尽又谁知。
满江红。清代。沈善宝。流水高山,念今昔、几人同调。况又是、金闺博士,玉台仙藻。幼妇从来工织锦,美人自古传香草。倚新声、玉笛谱霓裳,知音杳。花影畔,子怀渺。帘影外,东风悄。忆梅窗韵冷,梨云梦绕。翠袖红罗人隐约,暗香疏影词飘渺。谨题成、尺素寄蓬莱,烦青鸟。
三十自述 其三。清代。许传霈。萑苻何物肆蚩尤,兵火馀生浪迹浮。淮海涛声驱客病,金焦山势压乡愁。王恭长物空馀簟,庾信悲秋独赋楼。差幸故园完聚日,龙宫何事阻归舟。
赠杨尉送湫水。宋代。李石。天上妥雨水鸣渠,一龙任责固有余。今年水来雨不集,彭民不及江中鱼。以堰致水高百尺,灵湫在渊烁红日。彭民怨龙不怨人,龙则有职谁之失。九峰仙官梅子真,豢龙有术龙不嗔。去年作堰今请湫,二者兼得苏彭民。东湖别驾但捧腹,卧听萧萧响疏竹。往来莫便轻泥涂,软脚有酒为君沽。
得匏庵观造雨䈳诗辄次韵。明代。李东阳。结构亲劳较短长,栋材应不弃馀良。平分屋角三重溜,巧借檐阴二尺凉。闼外青山犹可送,帘前紫燕莫愁妨。从今稳作城东客,雨笠烟蓑不用将。
次临封十咏颂方侯德政 其八。明代。蒙尧仁。侯治吾封好,祥光十路遥。二星联璧合,五友聚亭邀。好锦霞千缕,清规冰一条。馀生才尔见,难数楙猷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