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
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三。清代。刘鹗。沟壑崎岖徒自苦,每寻正学究天人。狼贪虎暴从渠斗,月窟天根自有春。平昔操修惟至善,此来受用是清贫。是非黑白吾宁辨?愿振台纲洗瘴尘。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润州二首。唐代。杜牧。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无马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
寓武昌郡寄真定刘晋川先生 其一。明代。李贽。密密梧桐树,亭亭相与许。中夜闻人声,疑是见君子。
消寒五集复饮师竹处分得酒字。清代。许传霈。前日宴高台,朔风寒入口。昨朝游洞天,雪花大如手。雪消风未消,今夕会良友。泥融溅街衢,折柬快出走。主人步失足,兴浓忘掣肘。陟山艰杖藜,铺席能对酒。酒酣令愈奇,筹竹献左右。西子纱浣妍,东施颦效丑。伟哉范少伯,沼吴功不负。泛湖亦浇愁,觞政妙无有。我是于越人,愿从大夫后。网设不罹鸿,兔尽走烹狗。消寒仅旬月,美酒费百斗。一饮一集成,待到春九九。
颂古五十三首 其十三。宋代。释文礼。堕脱知何处,凭君子细看。潮来无别浦,木落见他山。
送一灵上人出塞寻祖心禅师。明代。陈子升。曹溪学者楚臣裔,贝叶莲花卷荃蕙。经行忽感远游章,飞锡将穷沙漠际。极北霜多芳草无,弥天路断月明孤。萧寺何方来白马,秦关空见落黄榆。十载飘零祖和尚,玉门投老非为将。化鹤难归华表前,牧羝更在天山上。尔寻先觉岁方秋,鸿雁南宾尔北游。莲社称诗别庐岳,梅花赠远忆罗浮。边沙往往销金铠,布衲一肩神百倍。到时好向故人言,知我愁心满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