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偶题二首 其一。清代。刘鹗。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穷年守岁五首 其一。明代。郑潜。穷年百忧集,怅然怀故居。故居渺何许,亲爱当何如。严君赣东邑,道阻音问疏。近使岭表来,分寄廪禄馀。新舂雪三斗,喜给旬浃储。加餐拜深恩,甘旨惭久虚。谁知海邦客,弹铗歌无鱼。
好事近(黄琼)。宋代。杨无咎。花里爱姚黄,琼苑旧曾相识。不道风流种在,又一枝倾国。拟图遮断倚阑人,休教妄攀摘。其奈老来情减,负十分春色。
射鹿行。明代。管讷。云梦泽中冬信早,十月清霜凋宿草。此地犹存古猎场,周遭百里青山绕。吾王一岁一游田,麝香名马青连钱。紫丝垂缰黄金勒,红锦裁鞍白玉鞭。骑来猎场世稀有,马首忽惊山鹿走。老麋鼓勇独当前,群䴠甡甡总随后。彤弓满引与月同,白羽出插生腥风。回身连发踣双鹿,左膘右腢毛血红。妙手穿杨古无比,啧啧欢声溢人耳。林深伏虎莫敢行,木末穷猿号不已。笳鼓喧阗催解围,千万人中得隽归。行庖吹香出翠釜,从官缕割誇鲜肥。大府分封镇荆楚,农隙年年须讲武。太平武备不可无,万载千秋作藩辅。
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宋代。陆游。狐裘卧载锦驼车,酒醒冰髭结乱珠;三尺马鞭装白玉,雪中画字草军书。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九。明代。方献夫。见说刘伶眼已青,犹疑荷锸未忘形。当轩未了青山色,一几惟消更一屏。
余遭兵变诸君携具慰劳小集园亭作。明代。皇甫汸。先人敝宅近成墟,别业犹存三亩馀。竹下酒肴劳客载,花间门径拟亲除。但令沉饮深衷见,莫遣交情病里疏。臧谷亡羊均是累,可须重问士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