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和气颇薰蒸,共说今年可太平。满眼干戈谁击贼?绕街箫鼓强题灯。
常悲尘世阴晴半,须信人生苦乐并。老去不为儿女态,引杯看剑起呼鹰。
新春记实二首 其一。清代。刘鹗。新春和气颇薰蒸,共说今年可太平。满眼干戈谁击贼?绕街箫鼓强题灯。常悲尘世阴晴半,须信人生苦乐并。老去不为儿女态,引杯看剑起呼鹰。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山中早秋。明代。释古卷。山中暑初退,一雨便成秋。峰影当窗落,泉声绕榻流。吟兴为菊早,病起送人游。万籁此时动,予将何所求。
圆觉顽空觉讲主真赞二首。宋代。释普济。头鬅鬙,眼乖角。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执文字见,离文字缚。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野鹤。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病起书事。宋代。耶律铸。性恬乖剌与粗疏,谁说清狂痼疾除。可要更须教失马,祗应元□示悬车。胜游索办烟霞屐,绪业非攻种树书。多幸老民俱有趣,醉乡日月是华胥。
卫尉邵少卿挽词二首。宋代。梅尧臣。买得吴门宅,归来自种花。春风未歌彻,东岱已魂赊。昔作千年调,今为一日嗟。人将镌美德,磨石取江沙。
春晚东归留赠李功曹。唐代。杨巨源。芳田岐路斜,脉脉惜年华。云路青丝骑,香含翠幰车。歌声仍隔水,醉色未侵花。唯有怀乡客,东飞羡曙鸦。
老乞翁。明代。卢若腾。老翁号乞喧,手携幼稚孙;问渠来何许,哽咽不能言。久之拭泪诉,世居濒海村;义师与狂虏,抄掠每更番。一掠无衣谷,再掠无鸡豚;甚至焚室宇,岂但毁篱藩。时俘男女去,索赂赎惊魂;倍息贷富户,减价鬻田园。幸得完骨肉,何暇计饔飧;彼此赋役重,名色并杂繁。苦为两姑妇,莫肯念疲奔;朝方脱系圄,夕已呼在门。株守供敲朴,残喘岂能存!举家远逃徙,秋蓬不恋根;渡海事行乞,冀可活晨昏。我听老翁语,五内痛烦冤;人乃禽兽等,弱肉而强吞。出师律不肃,牧民法不尊;纵无恻隐心,因果亦宜论。年来生杀报,皎皎如朝暾;胡为自作孽,空负天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