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章夜奏玉皇家,八载奇勋信可誇。待得九重丹诏下,共君握手看梅花。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清代。刘鹗。绿章夜奏玉皇家,八载奇勋信可誇。待得九重丹诏下,共君握手看梅花。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戊午吟 其十四。明代。高攀龙。人心偏倚道心中,凡念回旋即圣功。精是不迷如日照,一为不二与天同。笃恭为执辰居所,未发为中水不风。圣智聪明收敛尽,寂然不动感而通。
红指甲。元代。郑允端。凤花染就玉纤纤,别是风流几种看。鸾镜匀脂丹髓湿,鹊炉添火綵云寒。封题锦字春无限,弹泪香闺血未乾。报道金钗斜插处,落红飞上髻云端。
阮郎归。宋代。向滈。湘南楼上好凭栏。西风吹鼻酸。宦游何处不惊湍。白鸥盟已寒。空饮恨,废追欢。沈郎衣带宽。故人休放酒杯干。而今行路难。
蒙示涉汝诗次韵。宋代。陈与义。城南天倒影,绿浪摇十里。使君云梦胸,犹复录此水。舟行及雨霁,秋色在葭苇。烟涵翠轂润,月照金波委。知公已忘机,鸥鹭宛停峙。向来趋热士,说似颡应泚。俗子与清游,自古剧函矢。如何有双脚,受垢不受洗。异哉公殊嗜,记此两苦李。诗成堕衡门,名字污纸尾。明当蹑公迹,佳处不待指。会逢白沙渚,我舍真可徙。鸣驺傥重来,傍舫倾我耳。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袈裟歌。清代。黄景仁。山僧篝火登佛楼,登箧示我前朝物。水田一袭镂彩成,光焰至今犹未歇。岭猿睥睨山禽惊,想见一骑中官擎。当时佞佛成阃教,九莲衍得椒房名。昭华宠占六宫冠,十方建寺谁能争。是日君心眷如意,宛转星前誓神器。久看幻海漫阴氛,可柰廷臣与家事。神庙移归玉合空,百劫难添蠹余字。从可添丝绣佛龛,谁教结习犹眈眈。渐报蛾群起河北,尚闻芦税赐淮南。转眼身肥不能走,贼前请命嗟何有。可怜佛远呼不闻,有福祈来付杯酒。洛阳宫殿安在哉,珠襦玉匣飞成灰。犹余此物镇初地,空山阅得沧桑来。君不见南朝三百六十寺,至今一一荒烟里。又不见萧梁同泰何崔巍,朝闻舍身夕被围。铜驼荆棘寻常见,何论区区一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