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车三度入承明,七子诗应让老成。好是衣冠遗泽远,诸孙犹自负廉声。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清代。刘鹗。安车三度入承明,七子诗应让老成。好是衣冠遗泽远,诸孙犹自负廉声。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春晚。元代。叶颙。春去欲何归,江南古路岐。日长莺燕懒,花谢蝶蜂疑。香径红应减,高峰翠益奇。薰风琴调远,众绿上芳枝。
寄苏州张六。宋代。刘敞。西风入帘幕,游子念江湖。丹橘垂珠实,肥鱼荐玉腴。他时肯招隐,快意欲乘桴。物色烦相候,佯狂兴不无。
夹漈草堂。宋代。郑寅。地隔一区石,山高两漈深。弓旌已陈迹,泉石高余音。若不登兹境,何由见古心。遗编湮没久,思与共追寻。
马氏云山祖茔图。宋代。郑元祐。孔子少也孤,不知防墓地。亲殡五父衢,问之邻母氏。嗟我云山翁,追远心不置。祖茔在阳冈,距今已七世。松楸写新图,名笔为题识。国史既特书,铁史光相继。眷兹河阳山,白云浩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