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道只云张帅在,宪君倚赖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险,二使遭逢乱石滩。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清代。刘鹗。北道只云张帅在,宪君倚赖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险,二使遭逢乱石滩。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虚堂和尚赞。宋代。释普度。戏海狞龙,出山猛虎。眼盖乾坤,气谷佛祖。严法令则滴水冰生,提向上则超今越古。九据名蓝,三奉诏旨。无愧当年面壁人,只是口门多一齿。
秋夜应城馆听雨三首 其三。明代。黄衷。溪声一夜学回潮,檐溜家家瀑布飘。行李莫愁明日路,从来骤雨不终朝。
富春赠孙璐。唐代。李频。天柱与天目,曾栖绝顶房。青云求禄晚,白日坐家长。井气通潮信,窗风引海凉。平生诗称在,老达亦何妨。
陈节妇。明代。王祎。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象床银烛下,生此玉麒麟。转头才四月,忍作生离别。临行岂不闻,怀里儿声咽。相欢筵前酒,绿发浓如柳。挝鼓起开帆,参差挂牛斗。犹闭香阁卧,相逢梦边过。倚户夕阳时,不见南归柁。依稀四五年,顾影自知怜。相传夫婿死,真赝尚茫然。脱却绣襦裆,莲腮泪万行。收得望夫泪,帟鲤独生堂。当上双亲老,都怜外孙好。如何妾薄命,再哭妣与考。只影坐空帷,依依膝下儿。儿能学人语,口授《柏舟》诗。经年机上织,掩户秋苔碧。俄闻叩户声,鹊语檐前日。开扃见夫面,翻疑眼生眩。喜极却成哀,泪迸春空霰。儿长至父腰,再拜可怜娇。褰衣怕父去,愁见港中潮。归家甫涉秋,贩宝复东游。蛮巫作神语,沧海日安流。有约明年返,别来期未远。怪梦不胜悲,桑田海清浅。明年讣音至,命与青天坠。剪纸独招魂,江流写双泪。妾与赴黄泉,儿生未十年。提携令长大,待与父齐肩。唾视邻家媪,不死何为老。殷勤讽巧言,榕生根可倒。妾自愿为人,人谁乱鸟群。他年泉下路,尚欲见夫君。夫君前有妇,生儿在澉浦。年是妾儿兄,何须口同乳。念彼孤儿隔,辛苦谋衣食。妾闻夫有田,质在他人宅。卖妾金凤钗,转寄外家来。说与孤儿道,持此赎田回。妾身自有子,生理在十指。纺绩不曾闲,供渠买经史。灯前雪满窗,白发几年孀。课儿终夜读,不暇计更长。儿今长似父,祀事真堪付。春秋称孝子,衔哀进觞俎。妾老儿方壮,前期百年养。不负妾初心,少答夫深望。有妇配宜男,如儿奉旨甘。一饮知姑恩,尝羹再至三。焚香祷夜初,细语在阶除。愿妇同儿老,毋为妾与夫。
赠李生。近现代。僧天祥。异域无亲友,孤怀苦别离。雨中春尽日,湖外客归时。花落青山路,莺啼绿树枝。从今分手后,两地可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