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爱陶潜翁,独归田园居。采菊东篱间,酌酒南山隅。
有琴更无弦,随意良自如。高风千载间,太息谁其徒?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清代。刘鹗。常爱陶潜翁,独归田园居。采菊东篱间,酌酒南山隅。有琴更无弦,随意良自如。高风千载间,太息谁其徒?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宜兴山房十首。宋代。李曾伯。薄薄新寒透被轻,醒来窗隙弄微明。山中不用梅花角,自有枝禽报五更。
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唐代。李商隐。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南海陶令送水沉,报以双井茶二首。宋代。杨万里。岭外书来谢故人,梅花不寄寄炉熏。辨香急试慱山火,两袖急生南海云。苒惹须眉清入骨,萦盈窗儿巧成文。琼琚作报那能辨,双井春风辍一斤。
简阳署斋。明代。黄英。东道初平敌,南风已扇人。宦同鸡肋味,梦醒马蹄尘。飞挽纡筹策,流亡待抚循。愿宽三尺法,散作万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