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
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清代。刘鹗。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刘鹗。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长沙有怀古迹五首 其五。明代。符锡。湖南闻自昔,风壤慨重过。地阻铜标远,云深草泽多。朝廷忧赤子,司牧慎催科。疲民万无赖,往辙鉴如何。
衰柳。宋代。张因。摇落无心问化工,秋山秋水怨何穷。黄眉惨淡愁逢雨,青眼飘零泣向风。剩得寒蝉鸣古岸,更无残月照离宫。断魂草趁羌人管,又逐清商入远空。
春後望雪。宋代。苏辙。秋雨仅熟禾,冬雪不揜块。温风搜麦根,天意欲为害。老农强推测,妄谓春当改。三阳已换节,六出尚茫昧。朝看扶桑暾,夜听土囊噫。仓场久空竭,榆枣方伐卖。仃夫病风热,孺子作疮疥。无知此何辜,得罪彼有在。造物伊谁憎,亦复自无奈。慎勿翻雪海,冻馁无疆界。
九日从驾诗。两汉。王褒。黄山猎地广,青门官路长。律改三秋节,气应九钟霜。曙影初分地,暗色始成光。高旆长楸坂,缇幕杏间堂。射马垂双带,丰貂佩两璜。苑寒梨树紫,山秋菊叶黄。华露霏霏冷,轻飙飒飒凉。终惭属车对,空假侍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