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清江引·长门柳丝千万结。元代。曹德。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长门柳丝千万缕,总是伤心树。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都不由凤城春做主。
长门宫外的柳条千缕万缕,微风中柳絮如雪一般白。行人次次离别时,把折柳反复相赠,再次相送时,苦了柳树已不剩枝叶可让人相赠。
长门宫前的柳条千行万行,总引起我的嗟伤。行人任意把嫩枝攀折,燕子衔走了柳花飞向远方。京城的春神又作得什么主张?
长门:汉长安宫名,武帝时陈皇后失宠即居此。
花如雪:柳絮像雪一样白。
攀折:古人送别时,多折柳枝相赠。
伤心树:柳枝在离别时被攀折相送,它总是与离别的伤感联系在一起,故称伤心树。
行人折嫩条:古人送行,折柳相送,取“柳”与“留”音谐,故以此表示惜别。
衔轻絮:叼着柳絮归巢。轻絮,柳花的飞絮。
凤城:京城的别称。
参考资料:
1、梁川等.《元曲三百首鉴赏》: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傅德岷等.《元曲鉴赏辞典·图文本》:长江出版社,2011-04:第230页
元末陶宗仪在所著《辍耕录》中记载了曹德作《清江引》的事,认为是伯颜专权,擅杀郯王彻彻都、高昌王帖木儿不花,曹德写二曲张贴于五门以讽之。考证《元史》得此为元顺帝时的伯颜,他拥戴顺帝有功,皇后伯牙吾氏的亲属忌怕伯颜专权,发生内争。伯颜尽杀皇后党羽,把皇后幽禁于冷宫,不久加以暗杀,所以《清江引》是为皇后被幽被杀所作,不单指伯颜杀彻彻都等人。
参考资料:
1、蒋星煜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5:第927-929页
第一首,前两句“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乃描写长门春景。长门宫外垂柳万千,春风照拂,雪白的柳絮漫天飞舞。表面上看,似乎很有生机,而实际上“长门”乃失宠的后妃或未得宠爱的宫女粉黛居住的冷宫。居住在冷宫的人,其怨恨之深,是难以言状的。柳丝缕缕下垂,条理分明,本无所谓“结”,却有“千万”。可见并非实写,而是借以比喻被幽禁的皇后内心的无限寂寞和愁肠百结。宫外春柳的繁盛,更显出宫内的冷清,更加衬托了幽居长门之人的无限哀愁。其中第二句,标明为暮春时节,而“风起”暗指伯颜擅权残害忠良之风,以柳絮如雪花般纷纷飘零,隐喻朝中无数无辜的官员文士,被排挤陷害而去。
接三句,揭示了长门柳的悲惨遭遇。长门虽为冷宫,但毕竟是皇宫重地,“长门”之柳不是门边道旁的柳树,不能随意的任人攀折。如今,却“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古人尚有折柳送别的习俗。“离别复离别”,意指一次次的折柳赠别,不断地经历着生死离别。“长门柳”便一再被攀折,旧时的枝叶也就不多了。末句“无多旧时枝叶”和首句“柳丝千万结”相对照,既描绘了柳枝由多到少的变化过程,又讽刺伯颜把朝中上下旧的臣僚官员排斥殆尽,喻示了皇室宗亲的不断离去,不断被杀,逐渐稀少。
第二首,写长门宫前的柳树,即使长有千万缕柳丝,也总是一棵伤心的树。行人攀折嫩绿的柳条,燕子衔走了飞扬的柳絮。这一切,只因为京城中都由不得春天做主。开头两句,写长门柳枝繁叶茂,春意盎然,但毕竟是在长在冷宫外,也难逃悲剧命运。暗喻伯牙吾氏虽贵为皇后,照样被幽禁,同时预示了她最终被害的悲惨结局。而“行人折嫩条,燕子衔轻絮“进一步阐释伤心的理由,是因为”行人“和”燕子“的无情摧残。末句”都不由凤城春做主“,喻指当时伯颜专权,奸佞当道,皇帝昏庸无能和不由皇帝做主的朝政现实。
这两首小令立意新巧,把尖锐激烈的朝政讽刺内容,隐于被摧残的柳树描写中,寄意深远,善于化用典故,且不着痕迹。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
曹德。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
长相思。宋代。程垓。酒孤斟。客孤吟。戏马台荒露草深。英雄何处寻。爱登临。莫登临。定是愁来关客心。暮天烟水沈。
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萧溪之水,分自沙湖来,东流入海,北汇于溪,盘旋绕屋如争驰。
至正年间,如泽也,始谢仕,来居斯。便似庞公鹿门去,乃买溪上数亩之畬菑。
赠萧溪耕者。宋代。张掞。吾友黄君字泽之,家住萧溪之水湄。萧溪之水,分自沙湖来,东流入海,北汇于溪,盘旋绕屋如争驰。至正年间,如泽也,始谢仕,来居斯。便似庞公鹿门去,乃买溪上数亩之畬菑。泽也身着袯襫衣,手把耒与犁。日出东作不自贱,日入归息浑忘疲。健妇或饷食,稚子皆耘耔。嗟哉泽也虽劳劬,犹能不废诗与书。新凉郊墟短檠火,躬与儿辈皆孜孜。嗟哉泽也又孝且慈,一家伏役心和怡。西风禾黍秋离离,污邪满车不用祁。上足奉公赋,下足了其私。打门并无吏索米,载酒唯有人问奇。泽也或冠华阳巾,或着白接䍦。开口论今古,起坐皆礼仪。临流或作《秋水操》,登阜乃赋《归来辞》。不求县官荐,不愿刺史知。初非如变名之梅福,又非似洁身之长沮。但欲不素餐兮,效伐檀之君子。乐夫天命复奚疑,嗟哉泽也其如此。盖将终老于耕矣,世上碌碌嗟何为!
夜坐有感。明代。朱綝。夜分灯烬漏声迟,掩卷茫然不自支。三月莺花春去后,半窗风雨客愁时。相如未遂题桥志,季子犹持刺股锥。辛苦人生成底事,姓名留得世间知。
送颜子中使广州。唐代。王翰。使君捧檄度南关,远布天威广海间。为问故人孙内史,翩翩剑佩几时还。
沁园春·赠刘在园先生致仕之作。清代。陆震。自古有言,漏尽钟鸣,尚有行人。纵萧萧华发,都看到鬓,茫茫宦海,未肯抽身。孰似先生,翩然拂袖,甘向清时作隐沦。逍遥甚,任山阿曳杖,晞发江滨。一官徒敝吾神。算何似、还家乐最真。正晨鸡夜火,惟闻课子,朝餐夕膳,只办娱亲。试向东山,回头北阙,犹自天心属老臣。谁容卧,恐徵书亟下,催动蒲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