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几万条:比喻多。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参考资料:
1、毓明笠 刘卓娟主编.中学生古典诗词赏读金典:中国言实出版社,2011.11 :第213页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林杰。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卒,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和乐天梦亡友刘太白同游二首。唐代。元稹。君诗昨日到通州,万里知君一梦刘。闲坐思量小来事,只应元是梦中游。老来东郡复西州,行处生尘为丧刘。纵使刘君魂魄在,也应至死不同游。
奉新署中赠冯调冶且以为别 其四。明代。陈邦彦。天心回玉历,王气萃金陵。租赋东南在,讴吟远近仍。狂愚怀大定,名俊盛中兴。蚤晚膺新擢,云台尚可乘。
石门洞。宋代。王开平。层崖立水湄,绝壁万丝垂。长是烟云护,不分晴雨时。岚多琳宇湿,苔滑石桥危。得句停舟写,春衫润不知。
晓钟。清代。诸保宥。沧浪一卧十余春,忽听晨钟唤醒人。萧寺依稀残月落,景阳遮莫晓妆匀。不才未入君王梦,戮力思捐社稷身。今夜得因惊蹴起,刘琨先我舞鸡频。
林赞虞丈出守昭通过黔赠别 其一。清代。叶在琦。长孺忠鲠臣,卧治典一郡。帝重二千石,择贤出邦宪。况轸边氓穷,宵衣廑清问。乌蒙硗瘠区,百产阙转运。比年累歉收,妇子乏馈餫。流亡入邻疆,风雪挟敝缊。颇闻今兹秋,可无颔顑恨。况又五马来,襦裤振贫困。吏人畏直声,屏息戢豪健。猺猓皆家人,睢盱听明训。政成召和甘,寒暑泯咨怨。春风苏枯壤,吹万有宏愿。崇朝天下霖,兴云自肤寸。姎徒岂敢私,俯首节旄建。实事副大言,乃不愧拜献。谁云儒术迂,卑之勿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