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天竺寺:今称法镜寺,位于灵隐山(飞来峰)山麓。
桂子:特指为桂花,本质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
露华新:桂花瓣带着露珠更显湿润。
嫦娥:多种说法,有说中国神话人物、后羿之妻等。
诗人创作此诗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联想到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而此刻正是诗人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所以在如此佳节,又是诗人得意之时,以此背景,诗人创作了此诗。
“零落的桂花花瓣,带着星星点点的露珠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边散落了下来。”多么美好的场景啊!仿佛如人间仙境一般的场景正是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七言绝句《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此诗并不如其它描写中秋诗作一般凄凉,凋零,或是惆怅、哀绵。联系诗作背景便可得知诗人前一年高中进士,此时正在东游之中,也正是诗人意气风发之时,全诗便理所当然的轻松,毫无忧愁。诗中的一大部分是诗人的联想,并不现实,却也不让人觉得有空虚之意。巧妙的联想反而为“寂静”的诗作平添了几分“俏皮”,也可谓是恰到好处。
虽只描写了一幅“夜赏月桂图”,却让我们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赏桂,这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的重要活动,使得诗的节气扑面而来。
如此的好诗,读了心清气爽,也不禁对古人的中秋佳节浮想联翩。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浮远堂。宋代。吴汉英。天险东南限此江,支分暨水北为阳。孤山不动婴潮怒,容艇飞来说路长。槛外烟云如出没,坐中顷刻变炎凉。裴回顿觉尘缨绊,一曲沧浪酬月光。
吊云林太守 其一。清代。蔡国琳。七年善政播南疆,种得清阴十里棠。尚有鲲沙资硕画,遽骑箕尾返仙乡。药烟集在诗成纤,梅雨声乾恨共长。回首公馀文宴日,独挥老泪对斜阳。
送叶知郡。宋代。刘克庄。家在春风住二年,借侯无路意恓然。到来不饮官中水,归去难谋郭外田。灯远村民多点塔,担轻津吏易排船。壶公亦似追程送,青过囊山古寺前。
述感十五首 其十一。元代。吴当。四野悲龙战,群方习豹韬。烟尘来滚滚,江汉去滔滔。云构千章栋,风帆万斛艘。炎波俱鼎沸,何用赋民劳。
咏史五首其一·陶唐氏。宋代。范仲淹。纯衣黄冕历星辰,白马彤车一百春。莫道茅茨无复见,古今时有致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