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一骑走红尘,曾进唐宫奉太真。此日也将珠颗啖,休嗤余唾拾佳人。
啖鲜荔枝偶咏。清代。倪凤瀛。关山一骑走红尘,曾进唐宫奉太真。此日也将珠颗啖,休嗤余唾拾佳人。
倪凤瀛,字侣梧。清无锡人。敦复女,同邑杨殿奎室。著有《纺余吟草》。...
倪凤瀛。倪凤瀛,字侣梧。清无锡人。敦复女,同邑杨殿奎室。著有《纺余吟草》。
新构亭台,示诸弟侄。唐代。白居易。平台高数尺,台上结茅茨。东西疏二牖,南北开两扉。芦帘前后卷,竹簟当中施。清泠白石枕,疏凉黄葛衣。开襟向风坐,夏日如秋时。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东窗对华山,三峰碧参差。南檐当渭水,卧见云帆飞。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况有好群从,旦夕相追随。
颂古十七首。宋代。释师观。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二含笑俱作秋花。宋代。杨万里。秋来二笑再芬芳,紫笑何如白笑强。只有此花偷不得,无人知处忽然香。
龟山。宋代。苏轼。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沧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宋文帝遣将拒魏太武,筑城此山。)
金缕曲 其二 老将。清代。易顺鼎。百战英雄老。向南山、短衣射虎,应弦而倒。如此将才无用处,一代风云气小。让竖子成名去了。矍铄据鞍空复尔,故将军、不画云台表。种瓜者,青门道。记曾放马天山草。剩此日溪山驴背,夕阳秋好。照水头颅千丈雪,波底鱼龙惊搅。野戍外角声吹晓。听罢荒鸡频起舞,抚雕戈、誓把烟尘扫。虎头相,已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