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
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宋代。刘过。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大家齐唱《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
大堂之上谋臣开宴,边疆将士手持武器。作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具备,地理环境优越,且众志成城。“可以讨伐燕国了吗?”说:“可以。”
今日在楼台之上筹谋国政,明年建立不世之功。大家一起高唱《大风歌》,不需多日四方便来庆贺。
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用作词调。又名《白苹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另有《西江月慢》。
尊俎(zūn zǔ):酒器,代指宴席。刘向《新序》说:“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
燕可伐欤(yú):可以讨伐燕国了吗?
楼台:指相府。
鼎鼐(dǐng nài):炊器;古时把宰相治国比作鼎鼐调味,古以之代相位。
大风歌:汉高祖扫平四海,统一天下之后,以家乡少年一百二十人伴倡,齐声高唱大风歌。
参考资料:
1、夏传才编著,中国古代军旅诗选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第201页
2、(清)朱孝臧编选;思履主编,宋词三百首,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08,第355页
公元1204年(宋宁宗嘉泰四年)韩侂胄定议伐金,其用心是为建功固宠。不久韩侂胄就挥师北上,结果大败而归。故这次北伐本身意义不大,但还是确实起到了振奋民心的作用。刘过的这首词即是当年为祝贺韩侂胄生日而写的,词中表达了爱国军民企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
参考资料:
1、刘默,陈思思,黄桂月编著,宋词鉴赏大全集 下,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554页
词的上阕分析宋朝伐金的有利形势,首先刺堂之上有在宴席之中就能战胜列手的智谋之士,而在边疆有骁勇善战的将领与士兵。宋朝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所以说伐金是完全可行的。之所以要这样分析,主要是针对当时朝廷弥漫的自卑、畏敌情绪而言的。虽然已经议定要伐金,但是朝野上下对于抗金的胜利并没有太大的把握,刘过这首词就是鼓励大家要看到希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词中引用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盖子·公孙丑下》),其实就是强调虽然南宋的军队实力比不过金国的军队,但只要南宋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充分发挥人和的作用,最后的胜利一定是属于南宋的。
词的下阕瞻望南宋伐金的大好前景:只要执政者治理有方,君臣同心,同休共戚,那么明年一定会取得胜利的,而用不了多久,国家一定会强盛起来,引来四方朝贺的。这从全词的形势说到韩伉胄本人,是对他的强有力的支持,让人充满信心和勇气。
该词运用很多口语化、散文化的句子,大有以文为词的倾向,读来朗朗上口,更增加了词的魅力。全词语言流畅、气势磅礴。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刘过。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题沈公雅卜居图。宋代。朱熹。往者仲长子,高情世无俦。一朝谢尘躅,卜筑娱清幽。茅屋八九间,下有良田畴。后檐果垂实,前庭树相樛。胜日宾友来,琴觞共舒忧。言论覈幽妙,理乱穷端由。至今一卷书,凛然昭千秋。沈侯经济业,夙尚本林丘。谈笑出幻境,寤言蹑斯游。仰睇白石岗,俯濯青瑶流。旷然宇宙外,邈矣将焉求。
梅。宋代。尤袤。不奈雪埋照,可堪风漏香。天寒无疹粟,日暮有严妆。桃李真肥婢,松筠共老苍。合教居第一,独自占年芳。
四时叹学歌 其一 春。明代。柯潜。春日晴,桃花艳冶照人明。和风催笔思,巧鸟助文情。书吾为汝受尽艰辛,吾为汝费尽精神。何时足吾意,却使我、壮大家声。
壶天八景 其二 松间拨阮。宋代。邓林。呼童扫石坐清阴,四缕宫商起月琴。流响遏云凝不散,松风琴瑟和馀音。
过七里濑怀古。宋代。吕声之。七里滩头访了陵,水光山色见生平。欲为臣子定出处,知与君王分重轻。一介草芭真自负,三公轩冕未为荣。我来想像高风在,钓石岩前烟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