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
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生查子·富阳道中。宋代。毛滂。春晚出小城,落日行江岸。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
译文
春日傍晚离开富阳城关,踏着落日走在富春江畔。钱江潮水不能将心上人带来,她临风为我祈祷香烟也已飘散。
凋谢的花枝是她憔悴的娇容,黄莺困懒是她弦绝歌断。一夜雨声使我辗转无眠,天睛絮飞搅得我心烦意乱。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富阳:今富阳市,位于杭州西南,富春江下游。
共潮来:心爱的人和潮水一起到来。香:祈祝燃香的轻烟。
“花谢”二句:睹物恩人,从而产生设想。
行雨:春雨淅沥。飞絮:柳絮飞飘。
参考资料:
1、于绍卿选注.此身天地一浮萍:纪游词品珍:东方出版社,1995年08月第1版:第50页
2、高文炳编著.唐宋词选译赏析365首: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06:第290页
据《西湖游览志》载,元祐中((1086年—1094年),苏轼知守钱塘时,毛滂为法曹椽,与歌妓琼芳相爱。三年秩满辞官,于富阳途中写下了这首词。
参考资料:
1、史杰鹏著.宋词三百首正宗:华夏出版社,2014.03:第221页
《生查子》,原是唐代教坊曲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惜分飞·富阳僧舍作别语赠妓琼芳》一样,皆是他辞官后,行于富阳途中所作。
词的上片,首句写词人在暮春傍晚时分,独自离开富阳县的山城,行至富春江畔。富阳县位于杭州府西南,富春江的下游。词人眺望江面,雾霭茫茫,斜晖脉脉,在这黯然萧索的氛围中,强烈的怅意和思念占据了词人的心。“人不共潮来,香亦临风散”,就是词人所惆怅所思念的事情了。词人深感遗恨的是,钱塘潮水不能将心爱的人带到身边,而那女子为自己祈祝燃香,香烟则随风飘散了。人既不能来,香也闻不到,祈愿是枉然,寄信更不通,这令词人深感痛苦。
词的下片,表面是写景,实际是借景物写人。“花谢小妆残,莺困清歌断”两句写所思之人的花容憔悴、困慵无绪,再也无心抚弦歌唱了,这是词人睹物思人,从而产生的设想;而尾句“行雨梦魂消,飞絮心情乱”则是词人此地此时的实感。深夜春雨淅沥,点滴至明,令人无法安睡,更增添词人羁旅的烦闷;“飞絮”一句,写天明登程,路上独行,风中柳絮,飘来飘去,又勾起词人由于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瞻望前途渺茫,漂泊无定的惆怅心绪。
作者思人之痛苦,念己之悲凉,瞻前则渺渺,顾后亦茫茫,这百感交集、愁肠百结的难言之隐,用一个“乱”字作结,则通篇的睛目即现。心乱如麻,难以梳理;心乱如潮,无法平静,在词人的眼里,大自然的春天、花鸟、山水、风雨、柳絮等等毫无美感,只平添迷离惝恍、凄恻悲凉,恼人烦乱。这首词在写作上的高妙就在于,通篇无一句不愁,而无一句有“愁”字。用景物喻人物,做到物我双会,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力。
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毛滂。毛滂,字泽民,衢州江山人,约生于嘉佑六年(1061),卒于宣和末年。有《东堂集》十卷和《东堂词》一卷传世。
韩忠献公祠。明代。郑岳。遗像三间屋,庭荒碧草春。千年人血食,一代宋名臣。碑古字多缺,神幽祀屡新。独怜南渡后,苗裔竟谁亲。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筒。宋代。林逋。唐贤存雅制,诗笔仰防闲。递去权应紧,封回债已还。带班犹恐俗,和节不妨山。酒箧将书簏,谁言季孟间。
和任夔节推见寄。宋代。范纯仁。暗拙行身足险艰,青云有路敢思攀。学承诗礼难窥奥,仕偶唐虞乐抱关。掌谏何能裨衮职,护边无术勒燕山。风波忽起人情外,瓜李终由自处间。白发报君嗟已晚,清朝谪宦愧多閒。夫君年壮才方劭,岂合迂迟与我班。
游仙。明代。陆采。明车拂天罡,白日驻轩盖。招摇舞青霞,芝髓涤玄薤。仙者四五人,黄眉笑相邂。玉虬偃灵风,瑶鞭静垂带。谓余来何迟,羞以盘龙脍。双双紫鸳鸯,游戏蓬池内。静婉歌未穷,雨师肃归辔。望望红羽旂,追之了无际。
涂山操。宋代。严羽。天苍苍,河水黄。河流决,大野茫。伯鲧治水,九年无功。四海赤子,化为鱼龙。鲧殛死,尧震怒。乃命禹,平水土。水土平,禹功成,魑魅奔走人安宁。平地栽桑麻,山头种荞麦。赤骥腾枥,黄牛上轭,诸侯会同三千国。嗟尔防风,后至奚为。悠悠涂山,今昔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