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跋涉在道路崎岖又遥远的三巴路上,客居在万里之外的危险地方。四面群山下,残雪映寒夜,对烛夜坐,我这他乡之客。因离亲人越来越远,反而与书童和仆人渐渐亲近。真难以忍受在漂泊中度过除夕夜,到明天岁月更新就是新的一年。
迢递:遥远貌。三巴:指巴郡、巴东、巴西,在今四川东部。
羁危:在艰险中羁旅漂泊。
“烛”:一作“独”。人:一作“春”。
转于:反与。僮仆:随行小奴。
飘:一作“漂”。
明日:指新年。岁华:岁月,年华。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三、四两句写凄清的除夕夜景,渲染诗人落寞情怀。五、六两句写远离亲人,连僮仆也感到亲切,更表达出思乡之切。最后两句寄希望于新年,飘泊之感更烈,自然真切。全诗用语朴实,抒情细腻。离愁乡思,发泄无余。其中“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一句,从王维《宿郑州》“他乡绝俦侣,孤案亲僮仆”化出。本诗作为“万里身”、“异乡人”的深绘,更加悲恻感人。
崔《除夜有感》:“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春。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漂泊,明日岁华新?”读之如凉雨凄风飒然而至,此所谓真诗,正不得以晚唐概薄之。按崔此诗尚胜戴叔伦作。戴之“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已自惨然,此尤觉刻肌砭骨。崔长短律皆以一气斡旋,有若口谈,真得张水部之深者。如“并闻寒雨多因夜,不得乡书又到秋”、“正逢摇落仍须别,不待登临已合悲”,皆本色语佳者。至《春夕》一篇,又不待言。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崔涂。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玉山东岳庙遇旧识严星士。明代。王守仁。忆昨东归亭下路,数峰箫管隔秋云。肩舆欲到妨多事,鼓枻重来会有云。春夜绝怜灯节近,溪声最好月中闻。行藏无用君平卜,请看沙边鸥鹭群。
上疏斋虑按察。宋代。杨公远。歙境争先睹使星,玉川风致是前生。壮怀学富五千卷,明月光分十一城。吏立寒冰惊号令,民沾和气乐耘耕。政声久徹宸旒听,行看金瓯覆姓名。
野园。明代。李梦阳。春来无雨风常颠,野园诸花更可怜。轻车快马此何日,弄蕊攀条看远天。扑酒游丝低细细,近人闲蝶过娟娟。真知白日绳堪系,莫使孤城入暮烟。
遗爱为扬州刘同知作。明代。庄昶。扬州何处月,老去更江湖。赤子千年戴,青天片石孤。乾坤尧舜事,贤圣禹皋谟。我问程夫子,浮云是有无。
寄石门梁先生。元代。邓雅。山中讲道当隆平,时人共说梁五经。诸生长年沐化雨,贱子独夜瞻文星。石门天清一鹤远,玉笥云敛诸峰青。明年容我操几杖,拟乞文字留芳馨。
归途览咏古迹并追记百泉游事八首 其五。明代。李梦阳。昔日武王东阅师,龙争虎斗至今悲。漂自化为商地水,白云翻作孟津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