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药尽变金骨,清洛月寒吹玉笙。
他日隐居无访处,碧桃花发水纵横。
赠张炼师。唐代。温庭筠。丹溪药尽变金骨,清洛月寒吹玉笙。他日隐居无访处,碧桃花发水纵横。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温庭筠。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长安府舍十咏 其七 山楼。宋代。韩琦。西北高楼上,南山日面栏。势笼秦地胜,阴落渭波寒。带雨新屏活,穿云古道难。仙扃如可造,便拟挂朝冠。
牡丹诗二十首 其十二。清代。丘逢甲。漫买胭脂乱抹涂,吴公精鉴世间无。花阴一线猫儿眼,妙绝谁知午景图?
赠济川航上人还京。明代。倪谦。深山多白云,散漫随飙风。沧海有浮萍,飘泊无定踪。人生四方志,况乃为禅宗。江湖足行脚,幽胜靡不穷。昨来挈诗瓢,长吟度居庸。浮杯桑乾水,振锡燕然峰。老我居桢陵,一笑忻相逢。跏趺共情话,万事回头空。边城落日黄,朔吹号寒冬。拂衣归旧隐,南迈如惊鸿。嗟我误儒冠,何由脱樊笼。临风起深羡,离思徒冲冲。
光启四年春戊申(一作归王官次年作)。唐代。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孤屿池痕春涨满,小阑花韵午晴初。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和俞仲素太博游茅山二首·宿明真观。宋代。苏颂。平林行尽到岩扃,一昔恬然道味生。爽籁远随林谷响,飞云时拂栋梁轻。间倾仙斝流琼液,高论神方鍊日精。更想真游成不寐,坐听松韵到黎明。
题泰东山藏主十八开士图。元代。张翥。环瀛茫茫去不穷,大鲸吹浪鼓飓风。楼船如山不敢过,况在泛苇浮萑中。西方十八大尊者,径渡万里犹乘空。犀行水开蛟蜃露,直下踏入天吴宫。龟鱼背高盂锡稳,中流正与灵槎同。怪头达拚四罔象,一单舁出庞眉公。鼻端嘘气作飞塔,舌上弹咒招降龙。两僧促膝披贝叶,一衲裹足须山童。雪毛白鹿岐角健,斑尾黑虎双睛红。最后坐禅如古佛,从渠抟控何神通。吾闻浮屠多善幻,作诗自赏画者工。君不见海波横溃鬼神恶,我无其术安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