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唐代。王维。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随日本遣唐使来九州留学,改姓名为晁衡。天宝十二载,晃衡乘船回国探亲。临行前,玄宗、王维、包佶等人都作诗赠别,表达了对这位日本朋友深挚的情谊,其中以王维这一首写得最为感人。
参考资料:
1、刘德重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64-165 .
古代赠别诗通常以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发端,借景物描写来烘染离情别意。这首诗不同,开头便是一声深沉的慨叹:茫茫沧海简直不可能达到尽头,又怎么能知道那沧海以东是怎样一番景象呢!突如其来,喷薄而出,令人心神为之一震。三四两句一问一答,寄寓诗人深情:九州以外,哪里最为遥远?恐怕就要算迢迢万里之外的日本了。友人要去那里,真象登天一样难。头四句极写大海的辽阔无垠和日本的渺远难即,造成一种令人惆怅、迷惘、惴惴不安的浓重氛围。
接下来四句,是写想象中友人渡海的情景。在当时的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下,横渡大海到日本去是一种极为冒险、生死未卜的事情。通常是正面实写海上的景象,诸如气候的无常、风涛的险恶等等,借以表达对航海者的忧虑和悬念。第三联写得惊耳怵目,扣人心弦,富有精警之意。无论语言是怎样的铺张扬厉,情感是怎样的激宕淋漓,要在一首短诗中把海上航行中将要遇到的无数艰难险阻说完道尽,毕竟是办不到的。所以,王维采用了另外一种别开生面的手法:避实就虚,从有限中求无限。“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要说的意思只开了一个头便立即带住,让读者自己去思索,联想,补充,丰富。《新唐书。东夷传》云:“日本使自言国近日所出,以为名。”这里“日”字双关,兼指太阳和日本国。航海者就凭几片风帆、数支橹桨,随风飘流,可见艰险已极。诗人不作正面描绘,只提供联想线索;不言艰险而艰险之状自明,不说忧虑而忧虑之情自见,正是这两句诗高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还是“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两句。在这里,诗人不只是没有实写海上景象,而且虚构了两种怪异的景物:能把天空映黑的巨鳌,眼里红光迸射的大鱼,同时展现出四种色彩:黑,红,蓝(天),碧(波),构成了一幅光怪陆离、恢宏阔大的动的图画。波涛在不停地奔涌,巨鳌与大鱼在不停地出没,四种色彩在不断地交织和变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海上航行艰险、安危的忧虑。
历代的诗论家们公认王维“诗中有画”,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的“诗中画”大多是“绘画所描绘不出的画境”。这首诗即是如此。人们公认王维是着色的高手。但往往没有注意到,他笔下的色彩不是客观对象的一种消极的附属物,而是创造环境氛围、表现主观情感的积极手段。这两句诗利用色彩本身的审美特性来表情达意,很富创造性,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最后两句,诗人设想晁衡战胜艰难险阻,平安回到祖国,但又感叹无法互通音讯。这就进一步突出了依依难舍的深情。
这是一曲中日两国的传统友谊之歌。通篇没有用一个概念性的语词来明言所表现的究竟是什么情感,但我们从目的地的渺远、航程的艰险和诗人的声声喟叹中,可以明确无误地体会到,这是一种怅惘、忧愁、悬念、惜别等等杂糅交织的至精至诚的情谊。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纪秦汉间事二首。宋代。罗公升。秦焰亦已灰,函关碎周文。玄感老东都,不救身首分。慎勿轻瘠牛,犹足偾孤豚。高文信神武,□往乘□昏。落果固有时,燥者勿与言。
潇湘八景 其三 山市晴岚。宋代。周密。黄陵庙前湘竹春,鼓声坎坎迎送神。包茶裹盐作小市,鸡鸣犬吠东西邻。卖薪博米鱼换酒,几处青帘扶醉叟。趁虚人散渡船闲,一抹晴烟隔高柳。
送夔门丁帅赴召 其一。宋代。崔与之。忆昔扪三峡,班荆拥暮寒。宦情双鬓底,世事两眉端。坏證扶须力,危机发更难。胸中经济学,为国好加餐。
初夏偶感。清代。陈忠平。弄柳莺馀二月歌,悄然暑逼懒人窝。难从网络消长昼,欲借清凉到碧柯。卜雨问云云不语,枕书寻梦梦如何。最怜蚊蚋俱成器,尘世喧嚣渐次多。
书扇寄玉嵒在瑶芳所书是日食金桃(洪武庚戌。元代。杨维桢。昨日追随阿母游,锦袍人在紫云楼。谱传玉笛俄相许,果出金桃不外求。先生以洪武庚戌夏五月辛丑卒,此诗其绝笔也。
望晴空、天半朱霞,疑将堕赤城赤。嬉游每逐裙榴队,共踏遍红尘陌。
遮不得。那古刹、墙儿衬染都生色。艳阳天似,火伞擎霄,丹沙炼鼎,春已过三月。
买陂塘 由海日所回高坡经大云寺,正值琼城一带刺桐花开,即景呈金门夫子。。清代。吴小姑。望晴空、天半朱霞,疑将堕赤城赤。嬉游每逐裙榴队,共踏遍红尘陌。遮不得。那古刹、墙儿衬染都生色。艳阳天似,火伞擎霄,丹沙炼鼎,春已过三月。休停屐,学士庄瑶峰侧,是侬家第宅。炎州文苑谁称最,定有祥云烂漫。常栖息。畅好是、檀郎欲等餐桃客。麻姑同伴,挽一朵灵芝,一乘丹凤,点破碧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