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唐代。杨炯。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却纷纷随风飘落净尽,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①中庭:庭院中。
②咨嗟:叹息声。
③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④其:指梅花。作花:开花。作实:结实。其下是诗人的回答。这二句是说梅花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不畏严寒。
⑤尔:指梅花。霜华:霜中的花。华,同“花”。这三句是说梅花(纵使在艰难日子显示出抗霜抗露的特质)一旦遇到了春风春日,就赶紧摇荡著腰肢去谄媚它们了。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⑥霜华:即前句 \"霜中能作花\" 的简称。
⑦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晓行偶占。清代。汪如洋。宿雾荒丛罥似珠,晓风蛛阵吐萦纡。不须更染初阳色,画出渔村晒网图。
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唐代。独孤及。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他时代天育万物,亦以此道安斯民。
卜算子 其一 饮酒败德。宋代。辛弃疾。盗蹠傥名丘,孔子还名蹠。蹠圣丘愚直至今,美恶无真实。简册写虚名,蝼蚁侵枯骨。千古光阴一霎时,且进杯中物。
水龙吟 答晋如。近现代。刘斯翰。孤光乍起寒漪,怒明夭矫来何世。骚魂千古,一江春水,滔滔遥寄。剑气沈埋,蒿莱馀恨,几时能已。看青鬓多情,鸡声催老,应知道、愁滋味。此夕休谈个事。怕天长、惹愁长矣。子衿荡荡,予怀渺渺,莫名谁例。短信交驰,狂吟偏掷,泪流无地。但人间总有,闲情教想,吴刀堪佩。
庚寅春兴 其二。明代。谢重华。连朝雨脚细如丝,水满池塘绿满枝。閒却桔槔忘帝力,安排钱镈待天时。鸟嫌树滑鸣偏懒,花怯春寒放故迟。准候浮云都散尽,相携知己咏鱼丽。
介山游洞庭归过橙斋叠还字韵见赠即席奉答。清代。吴之振。十载邮筒记往还,今朝杖履得跻攀。人来万壑千岩里,诗在三唐两宋间。数遍藏书推拂水,偶思快友话横山。澜翻几换输赢局,神手应夸我辈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