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答庞参军。魏晋。陶渊明。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欵然良对,忽成旧游。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后相思之资。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
我再三拜读您的赠诗,爱不释手。自从我们成为邻居,已经过了两个冬春交替了;时常诚挚愉快地交谈,我们很快就成为了老朋友。俗话说:“几次见面便成至亲老友”,更何况我们的交情又远比这深厚呢?人生常常事与愿违,现在又要彼此话别,正如杨朱临歧而叹,哪里只是一般的悲哀!我抱病多年,不再写诗;体质本来就差,又加上年老多病。就按照《周礼》所说“礼尚往来”的道理,同时也作为别后相思时的慰藉,写下这首诗。
相互知心何必老友,倾盖如故足证此言。
您能欣赏我的志趣,经常光顾我的林园。
谈话投机毫不俗气,共同爱好先圣遗篇。
偶尔酿得美酒数斗,悠闲对饮心自欢然。
我本是个隐居之人,奔走求仕与我无缘。
时世虽变旧友可贵,常常写信以释悬念。
情谊能通万里之外,虽然阻隔万水千山。
但愿先生保重贵体,将来相会知在何年?
参军:古代官职名,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
三复来贶(kuàng ):再三展读所赠之诗。来贶,送来的赠品,这里指庞参军所赠的诗。贶,赠送。
自尔邻曲:自从那次我们为邻。尔:那,如此。邻曲,邻居。
冬春再交:冬天和春天再次相交。横跨两个年头,实际只一年多。再,第二次。
欵(kuǎn)然:诚恳的样子。良对:愉快地交谈。对:对话、交谈。
忽:形容很快。旧游:犹言“故友”。游;交游,游从。
数面:几次见面,成亲旧:成为至亲好友。
好(hào)乖:容易分离。这里有事与愿违之意。乖,违背。
便当:即将要。语离:话别。
杨公所叹:杨公指战国初哲学家杨朱。所叹:指所感叹离别之意,亦寓有各奔前程之意。
岂惟常悲:哪里只是一般的悲哀。
为文:指作诗。六朝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本:指体质。 丰:指强壮。
辄依:就按照。
资:凭借,寄托。
相知:相互友好,互为知音。旧: 旧交,旧友。
倾盖:盖指车盖,状如伞。定前言:证明前面所说的“数面成亲旧”、“相知何必旧”是对的。
客:指庞参军。顾:光顾。
林园: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谈谐:彼此谈话投机。说(yuè):同“悦”,喜欢。
圣人篇:圣贤经典。
或:有时,间或。
闲:悠闲。
幽居士:隐居之人。
东西:指为求仕而东西奔走。缘:缘分。
物新:事物更新,诗中寓有晋宋易代之意。人惟旧:人以旧识为可贵,谓继续保持我们的友谊。
弱毫:指毛笔。多所宣:多多写信。宣,表达,指写信。
形迹:形体,指人身。滞江山:为江山所滞。滞,不流通,谓阻隔。
体素:即素体,犹言“玉体”,对别人身体的美称。
来会:将来相会。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3-76
宋文帝元嘉元年,陶渊明六十岁。据四言《答庞参军》序,庞为卫军参军。按江州刺史王宏镇浔阳,于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进号卫将军,则庞当是王宏的参军。庞在浔阳为官,与陶渊明遂成“邻曲”,后庞参军奉命出使江陵,有诗赠陶渊明以告别,陶渊明以此诗作答。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73-76
2、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491-493
在此诗正文中,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好意的感谢,并且表明自己不愿意出仕的心愿。全诗十六句,可以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前八句,追忆与庞参军真挚深厚的友情。“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两句,说明两人不是旧交,而是新知。这从序文的“自尔邻曲,冬春再交”中可以看出。《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引谚云:“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意思是说,如果人不相知,从初交至白头,还会像刚认识一样,没有友情。如果人各相知,即使是偶然乘车在道上相遇,也会像老朋友那样并车而谈,以至两车的车盖相切、倾斜,久久不忍分手。以下六句,追忆旧游。“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是总述。“赏我趣”当然是谦虚的说法,反过来说,也是陶渊明所处的林园环境的情趣,陶渊明独立的人格力量、高雅的生活方式,吸引、感染了包括庞参军在内的客人,因此使他们经常造访,时时登门,终于成为“相知”。下面四句,从两个方面来谈“趣”,实际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两人交游的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一是谈圣之趣,“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说明谈话内容的格调、境界之高,不是一般碌碌之辈汲汲于名利的庸俗之谈所能企及的。二是饮酒之趣,“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若能以酒助谈,则兴致更高,说明了交遇方式的高雅、闲适,感情交流的自然、融洽。当然,这也是“陶渊明式”的生活情趣和交友方式。
“我实幽居士”以下八句是第二层,抒发依依惜别的情怀。正因为相交深、知遇厚,所以一旦分离,就无法扯断联络感情的纽带。诗人自己是立志归隐之人,没有俗务缠身,不会因公事鞅掌,东西奔走;而朋友却要远离自己而去,从此天各一方,因此希望别后能常通音问,以释遥念。“物新人惟旧”,语见《尚书》:“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意思是:器物求新,而朋友间当以旧谊为重。但即使感情相通,不惧相隔万里,也终究无法改变天各一方、江山阻隔的现实,不复能时时谈笑宴饮。只能希望你在远方自己保重身体,以后相会,还不知在何年何夕呢?这一层诗人抒发的感情十分细腻丰富:分手在即,不免感伤、怅惘;感伤之余,又要嘱咐常通音信,叮咛保重身体,对分手后的“情通万里”,来年的重新相会寄托了希望。显得十分朴实、深沉。
这是一首送别诗,又是一首表达真挚友情的抒情诗,反映了陶渊明田园生活的一个侧面。同陶诗的其他篇什一样,这首诗也以它的真情真意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读者。按理说,送别诗完全可以写得愁肠百结,缠绵绯恻,令人不忍卒读,但这首诗却以明白如话的诗句,举重若轻,朴实无华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真是“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绝句》),它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是这种“天然”、“真淳”造成的。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送守宁道人。宋代。周紫芝。报恩席止三千众,钱氏庵头六尺床。今日道人无旧梦,闭门打睡不开堂。
阳翟新 其四。明代。宋濂。镇帷犀重鲜室温,白天碎碎玉花纷。窗开云母不知夜,帐结流苏散锦文。盈盈小妾被流黄,抱瑟升楼发浩倡。铜龙漏极曙光动,驩绝竟忘寒夜长。祇恐愁红向春死,不死应须探春髓。龙刀切纸印冰花,贴在九华赪壁里。冉冉南光走冷圭,梅含春影与云齐。青丝玉壶具憔悴,井底生尘却解携。
奉和幽山雨后应令。唐代。虞世南。肃城邻上苑,黄山迩桂宫。雨歇连峰翠,烟开竟野通。排虚翔戏鸟,跨水落长虹。日下林全暗,云收岭半空。山泉鸣石涧,地籁响岩风。
收怀。宋代。释文珦。为知不是功名骨,换着方袍入翠微。身事半生贫里过,家园千里梦中归。寻诗野寺云黏屐,采药名山露湿衣。似此疎狂争怪得,从来野鹤自难鞿。
二月朔日食阴雨不见。宋代。方岳。飞飞细雨湿花朝,不省阳乌影动摇。晚色漏晴山又紫,始知阴沴已潜消。
读丐辞不允诏书感而有作。宋代。吴芾。朅来江上再经年,衰病无时强自怜。屡控危衷甘屏缩,岂期优诏更留连。政平讼理曾何补,职称民安亦偶然。虽感上恩容卧治,何如便许老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