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雨后池上。宋代。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
东风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条袅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叶中间,不断发出声响。
池上:池塘。
一雨池塘:一处雨后池塘。
淡磨:恬静安适。淡,安静。
明镜:如同明镜。
檐楹:这里指房屋。檐,房檐。楹,房屋前面的柱子。
舞:飘动。
更作:化作。
荷心:荷花。
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首句展示的是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第一句写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只淡淡地出一“平”字。如果只读这一句,会觉得它过于平常,但在这句之后紧接以“淡磨明镜照檐楹”,却境界顿出。“淡磨”二字颇可玩味。施者是春雨,受者是池面,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好比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比中有比,比中有拟人,这就使“水如镜”这一浅俗的比喻有新鲜之感。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春雨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并能进而联想到前此蒙蒙细雨随着微风轻拂池面的轻盈柔姿。“淡磨明镜照檐楹”,创造的正是非春雨后池塘莫属的艺术境界。与此相适应,这两句语势平缓,无一字不清静,连略带动感、略为经意的“淡磨”二字,也一如字面,给读者以一种轻淡的心理感受,显得毫不着力。
三四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东风忽起,舞动池边的垂杨,吹落垂杨柔枝细叶上缀满的雨滴,洒落在池中舒展的荷叶上,发出一阵清脆细密的声响。这里,诗人笔下荡漾的东风、婆娑起舞的垂杨、荷心的万点声,无一不具有一种流动的韵致和盎然的生意,与前二句相比,别是一番情趣。与此相随,语势节奏也由平缓而转向急促,字字飞动起来。“忽起”二字,首先造成突兀之势,展示出景物瞬息间由静而动的变化,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随后再用“更作”二字作呼应回旋,造成一种急促的旋律,从而把上述有形的与无形的、动态的和声响的景物联贯起来,组成一幅形声兼备的艺术画卷。
雨后池上景物之美,诗人既写其静态,又写其动态,不仅显得丰富多姿,而且构成对比,收到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首句平直叙起,次句从容承之,而以第三句为主,尽宛转变化工夫,再以第四句发之,本是约句的一般造法(见《唐音癸签》卷三引杨仲弘语)。诗人用这一方法巧妙安排,使语言结构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成因势置景、笔随景迁之妙。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刘攽。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山居张湛虚司马枉驾山人以予壶餐不备为展待因要遂臣先辈 其一。清代。张盖。康乐游山信,先期报敝庐。宿春供野饭,晨扫净荒厨。径仄猿相引,云深虎伴居。果来寻牧子,真气拂林墟。
题龙舜臣逊志斋。宋代。杨万里。龙子辛勤莳纸田,少年笔势已翩翩。欲知圣处真消息,不是原夫一两联。
村居杂赋四首 其三。宋代。张掞。茅屋坐来晚,蒸藜一饭余。僧归云起后,农罢月生初。单处唯忧病,穷居赖剩书。田家欣雨足,吾意始安居。
华严精舍 其五。清代。陈宝琛。小楼能聚远,新更就为台。隔水呼山语,看云为日哀。樨香宁尔隐,荔老奈渠材。转意荒寒始,听蛩藉草来。
右司公致书显上人并遗楮衾诗以赞之併简都公。宋代。李处权。缁徒中有人,籍甚初与显。是非不挂口,好恶不入眼。终日但怡怡,言行无可拣。外相示枯槁,风味殊不浅。初公如鹤长,昂藏谁得管。今秋忽坐脱,山立不少偃。显公方晏如,随缘自舒卷。平生三事衲,夏燠冬不暖。大雅右司公,国器乃瑚琏。颇敦方外契,渊明亦亲远。道术久相忘,书来叙缱绻。一被直千金,溪帘净冰茧。邀我置香茗,抚玩不忍展。而我在家僧,业习尽鉏剗。琴书不疗饥,拙生良可莞。未识韩荆州,不敏怀愧赧。向来袖漫刺,到门不及款。音问复后时,当蒙贷疏懒。公如骥腾骧,我类鳖跛蹇。出处固不同,投合怅已晚。明年壑源春,驱车望云巘。载醪问奇字,从公定忘返。
偈二首答梅中丞 其一。明代。李贽。本无家可归,原无路可走。若有路可走,还是大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