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胡曲

灭胡曲朗读

都护新灭胡,士马气亦粗。

萧条虏尘净,突兀天山孤。

译文

封将军新近消灭了胡人的主力,战士们和战马也都大口地喘着粗气。

敌人被消灭干净,边塞一片萧索、寥落,险峻的天山依旧那么孤单地高耸屹立。

注释

都护:此处指封常清。

虏尘净:一作“虏塞净”,指没有战争。

天山:横贯新疆中部,西部入中亚西亚,全长2500公里。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主要描写边疆安宁时战士们的生活情景。

  前二句,“气亦粗”写出战士们征战极为辛苦劳累,又可见战士们因战胜敌人而士气高昂,欢欣鼓舞,还可见战士们为来之不易的安宁而高兴的同时,也有稍加休憩的愿望。如此复杂的思想感情,诗人准确地抓住了人马都大口呼吸的典型细节,并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想必当时诗人和战士们一样,也是“气亦粗”,于是抑制不住内心那份创作冲动,感而为义,发而为诗。

  后二句,“净”字极言边塞十分安宁,也饱含着胜利的喜悦,还饱含着对艰苦征战的回味咀嚼。“孤”字既写出了天山突兀而出的奇景,更是诗人面对边疆安宁、寂寞的景象时放达心境的体现。“虏尘净”、“天山孤”两相对照,生动地反映了以前胡人驰骋天山,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如今天山依旧,胡人已遁迹远去这一变化过程。

  全诗读来,如闻战阵的战鼓之声,短促有力,铿锵动人,掷地有声,毫不拖泥带水,于极短的篇幅中,有叙事、有写景,形象地刻画出边塞平静时的生活情景,表现了诗人奋战边塞的万丈豪情和卓越的艺术水平。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朗读
()

猜你喜欢

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

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

()

梅萼冰融,柳丝金浅,绪风还报初春。木君青旆,猎猎下苍旻。亲奉虚皇妙旨,将枯朽、咸与维新。须臾见,芳效乐圃,生气遍无垠。
青丝,行白玉,一杯介寿,红浪粼粼。便安排歌舞,蝶翅莺唇。别有神仙窟宅,乾坤内、充满氤氲。功成处,花开不老,酒熟镇甘醉。

()

良辰古难得,歌吹遏行云。

豪意牛心割,清言獭胆分。

()

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

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

()

绛老悬弧初度日,佳儿弭节到家时。天将此会全思义,世有何人不孝慈。

昼锦堂前歌舞沸,紫霞杯里岁华迟。八旬蔗境知无限,五百椿年可是期。

()

梦回孤枕一蝉鸣,林影参差夕照横。愁似乱丝纷莫理,秋先落叶到无声。

青镫有味中年负,白发关心两鬓生。画省江湖商位置,赋成潘令不胜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