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近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戴叔伦。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三泉驿。唐代。元稹。三泉驿内逢上巳,新叶趋尘花落地。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洛阳城中无限人,贵人自贵贫自贫。
徐州。清代。鄂恒。作镇何人铸铁牛,波涛声里出徐州。万重翠嶂横堤起,千里黄河抱郡流。危堰树阴平寺塔,乱帆云影落城楼。蛟龙窟压闾阎宅,多小居人未解愁。
七夕。宋代。强至。七月七日暑气徂,此夕何夕乐且娱。世传牵牛会织女,雨洗云路迎霞车。初因乌鹊致语错,经岁一会成阔疏。牛女怒鹊置诸罪,拔毛髠脑如钳奴。星精会合不可诘,我疑此说终诞虚。又言星能遗人巧,罗列瓜果当庭除。彩丝贯针望星拜,夜深乞巧劳僮愚。吾闻朴散形器作,人夺天巧天无馀。匠心女手剧淫巧,工与造化分锱铢。荐绅大夫一巧宦,坐取公相如指呼。间乘巧言惑主听,能改荼蘖成甘腴。纤辞丽曲骋文巧,剜刻圣道无完涂。星如有巧更可乞,益恐薄俗难持扶。我愿星精遗人拙,一变风化犹古初。
金枝联玉叶。世代有宗英,声华烨烨。君侯更超绝。抱不群才气,壮图英发。津途轨辙。□武上、青宵迥别。自玉阶、契合君王,拍拍满怀风月。
奇绝。身居萧散,志在功名,眼高天阔。恩来魏阙。长江上驻旌节。待胡尘有警,纶巾羽扇,谈笑周郎事业。恁时看、国倚强宗,诏褒伟烈。
瑞鹤仙(鄂州)。唐代。吕胜己。金枝联玉叶。世代有宗英,声华烨烨。君侯更超绝。抱不群才气,壮图英发。津途轨辙。□武上、青宵迥别。自玉阶、契合君王,拍拍满怀风月。奇绝。身居萧散,志在功名,眼高天阔。恩来魏阙。长江上驻旌节。待胡尘有警,纶巾羽扇,谈笑周郎事业。恁时看、国倚强宗,诏褒伟烈。
送何孟焕检讨归会稽。明代。杨士奇。词垣荣被宠恩新,朱绂朝来拜紫宸。抗手暂违丹禁侣,驰心长恋白头亲。关山鸿雁随秋色,江岸芙蓉映晓云。想见升堂嘉庆日,银瓶满贮洞庭春。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宋代。司马光。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风月逢知己,湖山得主人。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