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
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金陵南数十里江心烈山崒然特起犹金山也家人。宋代。晁补之。山如浮玉一峰立,江似海门千顷开。我欲此中成小隐,莫教山脚有船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晚寒自东村步归。宋代。陆游。夕阳下平野,落叶满荒街。村店卖荞面,人家烧豆秸。溪风透布褐,草露湿芒鞋。骨相元如此,何由与世谐!
移饶州别周使君。唐代。徐铉。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睆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征兵主尚忧。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试后自题因送从弟敬之赴省。宋代。陈藻。银袍二万纵人多,笔误无如鬼魅何。只恐有司长莽卤,那知昏病自蹉跎。交游解散文因怪,门户谁兴鬓欲皤。赖有阿连才思逸,乘槎好好上天河。
外舅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范成大。植德千章茂,硎材百鍊刚。事功才止此,物理故难量。雁序云天远,兰阶雨露芳。公无憾身后,人自惜堂堂。
送水云归吴。宋代。王清惠。朔风猎猎割人面,万里归人泪如霰。江南江北路茫茫。粟酒千锺为君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