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
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
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
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千秋岭上。宋代。晁补之。永日倦高跻,盘回四望迷。松根危抱石,岭路曲随溪。马腹飞云薄,山腰过雨低。阴崖不可度,谁此构长梯。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次韵相待山行。元代。廖大圭。山北寻云去,城南觅伴来。相期曾宿昔,一笑出尘埃。市酒逢人劝,春阴近午开。深知凝望久,携手蹑崔嵬。
渠流。宋代。沈说。岸石湿黏萍,一渠流水清。每来疑雨过,少立见鱼行。树隔炎歊远,桥分午影平。主人契幽事,客到出相迎。
过峡江 其一。清代。李凤翥。铜雀台荒邺水边,长教天堑锁寒烟。土人庙祀周公瑾,只说巴丘作镇年。
即事示子遹。宋代。陆游。四十已悲非少年,耄期何事每欢然?游山夜雨眠僧院,沽酒秋风上钓船。诸友诗章来亹亹,小儿笔势亦翩翩。眼边不是常萧索,终忆巢居访老仙。
任邱道中值雪赠权邑宰曹弋取道曹河间同僚也 其二。宋代。赵鼎臣。俎豆嗟何有,櫜鞬病未能。府中嘲短簿,门下养聋丞。问路朝驰传,逢人夕饮冰。全家今饱满,此禄惧难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