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
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宫亭神甚灵云有婢名如愿以借客有所求叩如愿。宋代。晁补之。同舟自古无胡越,南北东西路不同。不问宫亭借如愿,只求四面与分风。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上巳山中喜晴。明代。侯祖德。杖履追欢赋遂初,酒饼犹自挂架车。雨晴山鸟能呼客,风暖林花亦启予。曲水流觞诗欲就,茂林修褉事非虚。只今四海兵戈偃,好觅人间种树书。
寄夫子宜川。清代。孔传莲。斯立只哦松,君今意气雄。官为七品佐,身落万山中。羽檄驰荒徼,征求感《大东》。莫嫌劳瘁剧,黾勉救疲癃。
惠州西湖杂诗 其三。清代。丘逢甲。有例杭州与颍州,放生池即在湖留。于今谁乞群鳞命,渔网斜阳十里秋。
山行二绝。宋代。赵希玣。侵晨命仆起随行,滴滴流泉聒耳鸣。遥望君家何处是,白云溪上小桥横。
长沙遇雪赠何待制二首 其一。宋代。张舜民。初过湖南正惨悽,朔风边雪远相随。林欺橘柚看零落,岸拆蒹葭倚倒垂。可是辋川真入画,须教梁苑遍题诗。莫言北客都无有,且与湘人当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