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
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
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调笑。宋代。晁补之。时,亦欣愉于儿女。欲识风谣之变,请观调笑之传。上佐清欢,深惭薄伎。西子江头自浣纱。见人不语入荷花。天然玉貌非朱粉,消得人看隘若耶。游冶谁家少年伴。三三五五垂杨岸。紫骝飞入乱红深,见此踟蹰但肠断。肠断。越江岸。越女江头纱自浣。天然玉貌铅红浅。自弄芙蓉日晚。紫骝嘶去犹回盼。笑入荷花不见。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卧疾初起示逢年兼简绰中德粲五首 其三。宋代。朱松。清风白雨洒炎荒,林下听时恰对床。一洗微痾何足道,请观何处不清凉。
蝶恋花 柳丝。清代。洪炳文。春雨缠绵寒食近。新绿参差,却被流莺引。何处弄机声隐隐。别绪千条言难尽。着色鹅黄留画本。弹出阳关,挹露飘瑶轸。剪断青云谁更忍。一缕柔情、恐被相思损。
眼儿媚(寿钱德成)。宋代。洪咨夔。花光灯影浸帘栊。蓬岛现仙翁。瑶裾织翠,诗瞳点碧,酒脸潮红。窦郎阴德知多少,万卷奏新功。前庭梧竹,后园桃李,无限春风。
使还雄州曹使君夜会戏赠三首 其二。宋代。沈遘。法曲新声出禁坊,边城一听醉千觞。明朝便是南归客,已觉身飞日月傍。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宋代。王之道。我有数亩园,荒秽萦锄理。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从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停观劳还役,杕杜颙采芑。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围绮。异时免沟坑。愿附纤贝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