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酬刘和州戏赠。唐代。白居易。池边新种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莫怕长洲桃李妒,今年好为使君开。
花池边刚栽了七棵梅树,想到开花时我再来查点。
不要怕长洲的桃李嫉妒,今年你要好好为我吐艳。
刘和州:即刘禹锡。
点检:即检点、查点的意思。
长洲:古苑名。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
使君:诗人自谓。汉以后对州郡长官尊称使君。
这首咏梅诗写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诗人任苏州刺史之时,是赠与刘禹锡之作。当时朝政腐败,诗人在朝屡遭压抑,内心十分痛苦。这首诗或多或少是其内心写照。
参考资料:
1、谢思炜.白居易诗选:中华书局,2005:178-179
全诗模仿《离骚》诗意,写作者在池边种下七株梅树。屈原在《离骚》中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的句子,以大量种植香草喻培育各种人才。败居易在此诗中借亲手栽梅亦含有希望进步力量出来挽救时局之意。他要到开花的时节来查看这七棵梅树,诗人是非常希望梅花能完好无损地成长的。
这首诗通过栽梅一事,表达了诗人良好的愿望。开头一句“池边新种七株梅”,点明栽梅的地点和棵数。“新”,紧扣题目(一题《新栽梅》)。第二句“欲到花时点检来”,写诗人的打算。关于“点检”,无疑是“点检”梅树生长的情况,梅花盛开的情景,梅花艳丽的程度,当然,“点检”包含着观赏的内容。
白居易在苏州刺史任上,为着替皇帝拣选贡桔,曾在此游览。长洲苑桃李芬芳,争奇斗妍,它表面艳丽却义易:于凋零,此刻似乎怀着对梅花的嫉妒心理。诗以桃李喻小人。在三、四两句中,诗人明确表态:他要自己亲手种植的梅花盛开,而不要担心桃李嫉妒。拿梅花束和桃李作对比,明确表示出诗人的爱憎态度,此中深意,只有对梅花的高洁品性有充分了解的诗人,才能体会出来。
这首诗写得通俗晓畅,风格平淡。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至撒马儿罕国主兀鲁百果园四首 其一。明代。陈诚。巍巍金壁瓮高台,窗户玲珑八面开。阵阵皇风吹箫幕,飘飘爽气自天来。
哭王少文秀才 其六。明代。徐熥。绵绵幽恨几时销,金屋无缘贮阿娇。虚度春光二十载,看花不及咏桃夭。
采石矶新秋月色。明代。朱元璋。素月澄澄斗转移,银河一派彻东西。风随鼓角争先应,鸟避旌旗不敢啼。志若明蟾清绝翳,心同碧汉静无私。雄师夜宿同英武,气槩森森采石矶。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宋代。黄庭坚。王度无畦畛,包荒用冯河。秦收郑渠成,晋得楚材多。用人当其物,不但轴与薖。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
次韵和脱因宗道感兴三首 其三。明代。刘基。铅刀方用世,挂壁干将闲。剪松养荆棘,匠石空悲酸。驱车陟大行,日暮多险艰。玄冰胶大谷,脱粟贵琅玕。魑魅揽人魂,豺狼食人肝。路远无羽翼,何由得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