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一箧磨穴砚。两汉。佚名。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
古人中有个向别人学习书法的人,自认为书法已经学成,告辞老师而离开。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别的人,希望你安放在某座山下面。”那个人接受了,因为箱子的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他就打开来看,里面都是磨出洞的砚台,有很多枚,(那个人)才知道老师曾经一直用过的(有多少)。那个人顿时觉得十分惭愧,就返回继续学习,一直学到书法技艺非常精通的地步。
箧:竹箱子。
书:书法。
于:向。
辞:告别。
封题:封条与封条上的字。
去:离开 。
付:托付。
置:放 。
受:接受 。
乃:于是。
启:开启,打开 。
视:看
穴:穿洞,作为动词。属于词类活用。
至:直到。
夙:从前。
反:通“返”,返回。
方:正。
付:给,交付。
之:的。
至:到。
愿托置于某山下:希望托你放在某山下。
至精其艺:直到使他的技艺精通。
学无止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楼外有楼),做人要虚心学习,不能自满。文中的学书法的人到了看到磨穿的砚台时才悟出了这个道理,但终究为时不晚。只要知道自己的错在哪里要及时改正。
登凤凰山远望大江。清代。缪公恩。凤凰山对凤凰台,曳屐攀援破紫苔。长堑当年称地险,石门终古向天开。孤帆云尽横江去,九镇春深细雨来。莫望长安愁日暮,乡关乘兴且徘徊。
禽言。宋代。陆游。老翁老尚健,打麦持作饭。终岁陇亩间,劳苦孰敢怨。人生为农最可愿,得饱正如持左券。碓舂樵爨小甑香,岂不胜汝耗太仓!
揽秀。宋代。蔡确。秉兴登兹亭,朱槛临曲洲。俯仰一寓目,高风振衣裘。新阳力尚微,冰雪浩未收。出没林间翮,飞鸣各有求。缅彼北山岑,翛翛云气游。闻有两高士,茹芝卧岩幽。长离在青冥,燕雀安得谋。伊子世味薄,坐感岁且流。愿言从之子,相与物外游。
三十二叠前韵赠吴老同年亦愚先生。清代。祝廷华。太息当年事,枢臣坏国衡。洁身明素志,没齿葆修名。文献资提倡,江山裨显荣。愿公休暇日,来指白云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