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暑中行,道路万里赊。今夕已七夕,我犹在天涯。
系船苍石根,人影散晚沙。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
茅屋四五间,往昔佛所家。经禅劫火尽,旧观初萌芽。
墙叠古瓦盆,僧披破袈裟。喜闻拄杖声,扫地自点茶。
何以为我娱,冰雪汲井花。一洗十日渴,分凉到童髽。
盈盈牛女期,不著雨洗车。疏星银汉动,新月玉钩斜。
更呼老奚官,卷芦作鸣笳。莫惊潭中龙,聊起栖树鸦。
丙戌七夕入衡阳境独游岸傍小寺。宋代。张孝祥。七年暑中行,道路万里赊。今夕已七夕,我犹在天涯。系船苍石根,人影散晚沙。上岸是修竹,仄径如行蛇。茅屋四五间,往昔佛所家。经禅劫火尽,旧观初萌芽。墙叠古瓦盆,僧披破袈裟。喜闻拄杖声,扫地自点茶。何以为我娱,冰雪汲井花。一洗十日渴,分凉到童髽。盈盈牛女期,不著雨洗车。疏星银汉动,新月玉钩斜。更呼老奚官,卷芦作鸣笳。莫惊潭中龙,聊起栖树鸦。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张孝祥。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武安堰秦氏山庄留题。元代。宋褧。清溪如玉竹如屏,门掩苔墙犬不惊。怪得轺车尝小驻,林间时有读书声。
蒿里曲(三首)。明代。刘基。白杨树头风恻恻,寡乌悲啼山月黑。殡宫冷落清夜长,银鸭金凫不堪食。
禅颂三首 其一。宋代。王彧。昧已全抛大事忧,为渠刚揽等閒愁。桑榆晚景无多子,针芥人身岂易投。
早春山行。唐代。于武陵。江草暖初绿,雁行皆北飞。异乡那久客,野鸟尚思归。十载过如梦,素心应已违。行行家渐远,更苦得书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