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
燕山:山名,在现河北省的北部。
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李贺的《马诗》共有23首,名为咏马,实际上是借物抒怀,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和建功立业的抱负。这里所选的是第五首。
广阔的原野,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青羊一变,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八道狼氛连海角,破坏幽燕半壁。
矗矗琼楼,翁翁玉宇,高处寒如雪。踌躇四顾,可有回天英杰。
念奴娇 其一 雷仲宣庚子感怀,次坡韵见示,依韵奉答。清代。张慎仪。青羊一变,又骎骎厄到,中原文物。八道狼氛连海角,破坏幽燕半壁。矗矗琼楼,翁翁玉宇,高处寒如雪。踌躇四顾,可有回天英杰。也曾搔首问天,问天无语,孤愤凭何发。瑶草琪光乱成阵,怎不豪情都灭。三尺吴钩,几编乐府,俯仰悲霜发。宵分人情,忍看剑外残月。
初春即事二首 其一。明代。郭之奇。窗前晓日化寒轻,天上人间取次荣。铺设风光凭点缀,安排物意俟勾萌。山才转翠看难厌,林竞飞烟望欲平。眼外春容随地入,倚栏有个客关情。
物贵。宋代。高斯得。一从泉法乱,都野咸荒荒。片楮母偏重,无子相爷昂。奸人窃其权,百物因大翔。握薪重寻桂,尺鱼贵河鲂。我闻辇毂下,鞅法牛毛详。物物揭成价,大字悬康庄。朊鲍榷公肆,饼师聚官场。市易祖嘉问,均输肖弘羊。罻罗四面布,摇手触刑章。哀哉今之人,逢时何不祥。谷斛八钱汉,米斗三钱唐。安得生其时,鼓腹咏太康。
凤凰山色媚芳尘,不著诗仙写不真。灵境爱饶花气味,老怀欣办酒精神。
烟霞里面长春洞,天地中间独醉人。未续离骚唯痛饮,可凭谁说与灵均。
饮凤凰山醉仙洞有歌稼轩郑国正应来死鼠叶公原不好真龙瑞鹧鸪者因为赋此。宋代。耶律铸。凤凰山色媚芳尘,不著诗仙写不真。灵境爱饶花气味,老怀欣办酒精神。烟霞里面长春洞,天地中间独醉人。未续离骚唯痛饮,可凭谁说与灵均。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上书谏猎。两汉。司马相如。 臣闻物有同类而殊能者,故力称乌获,捷言庆忌,勇期贲、育。臣之愚,窃以为人诚有之,兽亦宜然。今陛下好陵阻险,射猛兽,卒然遇逸材之兽,骇不存之地,犯属车之清尘,舆不及还辕,人不暇施巧,虽有乌获、逢蒙之技不能用,枯木朽枝尽为难矣。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虽万全而无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且夫清道而后行,中路而驰,犹时有衔橛之变。况乎涉丰草,骋丘虚,前有利兽之乐,而内无存变之意,其为害也不难矣。夫轻万乘之重不以为安,乐出万有一危之途以为娱,臣窃为陛下不取。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臣愿陛下留意幸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