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馀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
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
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
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水调歌头 其二 和芗林居士中秋。宋代。张元干。闰馀有何好,一岁两中秋。滕王高阁曾醉,月涌大江流。今夜钓龙台上,还似当时逢闰,佳句记英游。看山兼看月,登阁复登楼。别离久,今古恨,大刀头。老来长是清梦,宛在旧神州。遐想芗林风味,瓮里自倾春色,不用贳貂裘。笑我成何事,搔首谩私忧。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张元干。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及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登扬州孝先寺佛阁。宋代。赵湘。胜寺登危阁。凭栏即近雕。无云生北固,看日下南朝。木落吴山迥,天晴楚水遥。从容万虑息,目喜赴僧招。
题程氏书斋。唐代。张祜。僻巷难通马,深园不藉篱。青萝缠柏叶,红粉坠莲枝。雨燕衔泥近,风鱼咂网迟。缘君寻小阮,好是更题诗。
和陶饮酒二十首。宋代。苏轼。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浣溪沙 其三。清代。樊增祥。无复珍珠慰寂寥。泪丝终日织鲛绡。心随七十二沽潮。蓬岛万重难觅路,银河两岸未成桥。可堪暮暮复朝朝。
题道士林希深祷雨卷。元代。黄镇成。羽人曾领玉宸曹,身衣朝天白鹤袍。铁檄召雷秋雨足,瑶坛谒帝夜云高。穿林紫气频烧药,满洞丹英自种桃。若挽银河洗兵甲,应翻马鬣作波涛。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十二 芍药花。明代。王世贞。露浥风翻茜欲流,盈盈溱洧布芳洲。谁家士女来相谑,何处王孙不少留。娇似芙蓉还怯水,弱于丛菊未经秋。惟应摘取玄晖句,消破春风烂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