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唐代。孟浩然。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
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
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江中孤屿:当是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行九,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
沙屿:沙滩和小岛,泛指小沙岛。
筿(xiǎo):又作“筱”,细竹子。傍:一作“边”。
鲛(jiāo)人:又作“蛟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
渔父(fǔ):渔翁。父,老人的通称。歌自逸:一作“自歌逸”。
开晚照:一作“门返照”,又作“开返照”。
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
如:一作“相”。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此诗中的王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此诗是作者登汉江中的一个小岛时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2、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84-85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诗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过滩。清代。盛锦。重峡间百滩,一滩度一厄。江涡众壑趋,厓口乱石积。大石叠鼋鼍,小石攒剑戟。中流若沸川,翻倒蛟龙窟。牵舟逼下流,凛若阻兵革。长篙拄峰腰,远缆走山脊。鸣金策众工,锐进不盈尺。一丝中迸断,百里供一掷。触石无完艘,沈渊有惊魄。是时雨初霁,沙石多滑泽。亡命争上厓,匍匐落冠舄。妇孺互扶携,鸡犬任狼藉。暂脱鱼腹灾,波涛亦衽席。转思断鳌初,四极奠磐石。岂其禹力衰,此境终未辟。吾尤罪巨灵,何惜只手擘。天宰真梦梦,人事日逼窄。波静有潜鳞,林深多敛翮。寄语营利徒,勿作远行客。
寄题张志行醉峰亭。宋代。唐庚。先生饱酝藉,表里皆纯粹。独推糟与粕,施之为政事。百里饮其德,陶陶有欢意。馀醺落嘉陵,一江醇酒味。沉酣到山骨,颓然偃苍翠。亭中时把酒,坐对青山醉。醉乡在何许,祗此中间是。先生况多文,为续醉乡记。
天申節致语口号。宋代。陆游。广殿遥闻警跸音,觚稜晓色尚沈沈。半空瑞霭爐香馥,一点红雲黼座深。夷夏驩声归羽舞,乾坤和气入薰琴。欲知圣德齐尧舜,逆阙争倾万国心。
观音山阁。明代。蔡汝楠。沙畔石纵横,回流向玉京。游人望远至,高阁几年成。落槛青山色,边江细雨声。乘舟何处客,正及海潮平。
游春图。明代。张宁。柳陌桃溪处处和,兴阑归晚夜如何。壶觞已罄厌厌饮,骑从行催踏踏歌。满路风声啼鸟歇,隔墙花影月明多。朱门未扣人先应,一点银灯出绮罗。
县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济韵。宋代。陈宓。古县公庭二百春,聊因风雨一番新。恨无尺寸堪酬主,敢有丝毫更扰民。方叹闾阎惊脱水,却惭梁栋欲超尘。年丰俗美多馀暇,雁鹜行中看雀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