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山人归泰山

送范山人归泰山朗读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

初行若片云,杳在青崖间。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云山望不及,此去何时还。

译文

东鲁范山人抱着求仙的愿望,告别我又要回到泰山。

入山群岩如片雪,山路杳在青崖间。

过去南天门,日观峰即可登攀。

多少云山可望不可及,此去不知何时回还?

注释

鲁客:指范山人。

鲁客抱白鹤:据《抱朴子》载:“欲求仙革,入名山,带灵宝符,牵白犬,抱白鸡,以白盐一斗及开山符檄著大石上。”《续博物志》又载:“学道之士,居山宜养白鸡、白犬”。这里说“鲁客抱白鹤”,既寓有求仙学道之意,在形象上又比“白鸡”、“白犬”更美。

杳:远。

天门:指泰山的南天门。《初学记》引《泰山记》云:“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径小天门、大天门,仰视天门,如从穴中视天窗矣”。

日观:日观峰。在泰山玉皇顶东南。为岱顶观日出处。“旭日东升”为岱顶四大奇观之一。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34-635

2、陈文新,王山峡编注.历代山水诗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04:46-48

送范山人归泰山创作背景

  范山人,李白在东鲁时的友人,名字、生平不详。李白诗中有《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之范居士,杜甫诗中《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之范十,与此范山人可能同为一人。此诗为李白辞朝归东鲁时所作。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34-635

  “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范山人自身的色彩本不鲜明,但诗人让他“抱”上一只“白鹤”,这样就引人注目了。于是,李白的目光随着这片白色的行进向泰山移去。“初行若片雪”,了然在目;“杳在青崖间”,距离远了,看上去更小,但因为出现了青色(“青崖”)作为衬托,仍很清晰;“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更高了,更远了,更小了,这时,诗人又巧妙地使用红色(“日”暗藏着红色)作底,所以还依稀可见;最后,“云生望不及”,“白鹤”终于被飘浮的云朵遮住了,范山人的身影看不见了,伫立送行的诗人不禁油然而生惆怅之情:“此去何时还”?

  此诗完整再现了初唐送别诗三部式的结构。首先,诗人用首联“鲁客抱白鹤,别余往泰山”介绍了送别事件以及友人的去处。其次,诗人用中间两联按时间顺序进行风景的描写,友人离开初期是接下来是最后,诗人用尾联抒发别情。从诗人对这一片白色的依依不舍的目送中,直到“云生望不及”,表达出李白对范山人的一片深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朗读
()

猜你喜欢

古刹灵洲胜,逢春景俗多。共怜登眺乐,无奈别离何。

细草兼花隐,轻云带雨过。参禅非我事,命酒一高歌。

()

曾览溪南胜,重来四十年。树如人老矣,山共水依然。

香玉纷堆案,晴虹对跨川。吾庐今咫尺,乘兴且盘旋。

()

东风入庭树,忽动闺中思。春去今复归,游子独何之。

瞻彼天壤间,万物咸熙熙。孤妾独徘徊,悠悠双泪垂。

()

饶州遣鹤剩风流,小圃新开竹径幽。见影浅将于水监,闻声高欲自天求。

图中恨识青田晚,梦里疑看赤壁秋。莫向主人撩醉眼,病馀如我且须休。

()

春迎东郭外,喜过小楼东。天上璇玑转,人间锦绣丛。

碧山春酒绿,玄圃臈梅红。忽忆金银胜,承恩出汉宫。

()

三尺青青古太阿。

舞风斩碎一川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