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残躯鬓已斑,缪称仙术有□□。
时来孺子成功易,势去圣人为力难。
虽则筋骸精康健,奈何情意已阑珊。
着身争处明开眼,三十年来看世间。
六十岁吟。宋代。邵雍。六十残躯鬓已斑,缪称仙术有□□。时来孺子成功易,势去圣人为力难。虽则筋骸精康健,奈何情意已阑珊。着身争处明开眼,三十年来看世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送徐复斋还宜兴。明代。李东阳。徐翁来自江东南,乌纱白发风毵毵。登堂拜兄报弟礼,满坐和气回春酣。兄酬弟劝杂乡话,吾辈之乐乐且湛。吾宗老稚数百指,或有囷积无储甔。杜陵破屋随长镵,万间广厦犹空谈。范家义田久不置,比郡尚觉仁风覃。少年慕古老亦谙,况有禄俸馀温甘。兄才庙堂足经济,弟力自与田园堪。分田命仆课耕穫,笑指庾廪高巉巉。留餐岂止树间饭,斛赠不待囊中探。坐令骨肉异涂路,饥者有食寒者褴。遗泽犹应溉枯涸,清风断可驱顽贪。弟为遗叟居江潭,兄为元老峨冠簪。始知吏隐各有乐,俯仰不愧三才参。翁年未衰筋力健,水可方艓陆可骖。明当报成向兄贺,大笑共吸鲸杯三。
自嘲。宋代。陆游。身见绍兴初改元,百罹敢料至今存。生涯破碎余龙具,学问荒唐守兔园。独立未除还笏气,余生犹待阖棺论。北窗灯暗霜风恶,且置孤愁近酒樽。
鸾鸟诗。宋代。范泰。神鸾栖高梧,爰翔霄汉际。轩翼飏轻风,清响中天厉。外患难预谋,高罗掩逸势。明镜悬高堂,顾影悲同契。一激九霄音,响流形已毙。
赠彭敬之四绝 其一。明代。符锡。白梅既往东洲少,太守文章旧有名。百年家庆□遗稿,前辈风流尚典刑。
题述庵比部蒲褐山房诗 其一。清代。赵文哲。茗碗熏炉位置偏,山房绝似小吴船。砌花种别争春绽,庭树阴交障日圆。移榻久无残客对,修斋渐与退僧缘。一团蒲上闲披褐,谁道金闺已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