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舟者歌

挽舟者歌朗读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译文

我的哥哥去东征高句丽,已经在青山下活活饿死。

我今日为皇帝龙舟拉纤,被困在这千里长的隋堤。

现如今普天下正闹饥荒,一路上已没有多少粮米。

望前方还有长长的路程,如何能平安地返回故里?

荒沙中的寒骨令人哀叹,幽魂野鬼在荒草中悲泣。

家中的妻子在日夜哀伤,高堂二老不见儿的影子。

怎能遇到一位侠义之人,怜悯这不知姓名的尸体。

引领这个孤魂返回故乡,背负这白骨回到家中去。

注释

征辽东:辽东:郡、国名。战国燕置郡,辖境相当于今辽宁大凌河以东。西晋改为国。十六国后燕末地入高句丽。隋大业七年至十年(611-614),炀帝三次东征高句丽。

青山:在今辽宁义县东北。

挽龙舟:在岸上牵引帝王所乘的船。

隋堤:炀帝开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谓之隋堤。

方:正当。

路粮:途中所需粮米。些:少量。

安:如何、怎么。

枕:横躺。一作“惋”。

悲损:因悲伤而瘦损。

老:长辈,老父、老母。

义男儿:仗义的男子汉。

无主尸:设想自己死后,尸体无人料理。

负:背,担负。

参考资料:

1、季镇淮.历代诗歌选(上册):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年:184页

2、吕树坤.著名古典小说诗词赏析: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年:29-30

挽舟者歌创作背景

  隋炀帝即位后,大兴土木,营建东都洛阳及各处离宫四十余所;他还增筑长城,开凿运河,并发动了对吐浑和高丽的大规模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这首民谣,就是隋大业十三年(616年),隋炀帝三下江都时,挽舟民夫们感于处境所作。

参考资料:

1、贺新辉.古诗鉴赏辞典(下):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1552-1553页

  开首四句,即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自己亲历的事实,控诉了隋炀帝发动战争和三下江都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我儿征辽东,饿死青山下。”隋炀帝在大业八、九、十三年曾三次东征高丽,仅大业八年一次,就分十二路发兵一百一十三万余人,战死者不下三十万。接着,就以“今我挽龙舟,又困隋堤道”,来说明这种灾难简直是接二连三。“龙舟”,隋炀帝南下江都时特制的一种大船,据《通鉴·隋纪》载,龙舟高四十五尺,长二百丈,共四层,上有正殿、内殿、朝堂及许多其他房屋。儿子被征去打仗饿死途中的余痛未消,自己又被征来拉纤,这已经够痛苦了,更痛苦的是也被陷入了九死一生的困境。

  “方今”以下四句,即具体叙述自己所处的困境:当今普天下的收成都不好,路上的口粮简直没有一点点(“些小”),这一去路程有三千里,路遥无粮性命怎能保,恐怕是要死在路上了。“方今天下饥”一句,似轻实重,看似在解释“路粮无些小”的原因,实则已将普天之下民不聊生的境况概括反映了出来。看来,不仅是歌者陷入了“路粮无些小”,“此身安可保”的困境,大多数纤夫、普天下的百姓,怕也都要为无粮而丧命了。

  “寒骨”以下四句,是歌者想像自己死后的情景:我的尸骨将被抛撒在荒郊野外,任凭风吹日晒;游荡异乡的孤魂,将在烟雾荒草间哭泣。家中的妻子,将因悲伤而哭坏身体;父母双亲将因盼我归去而望穿双眼。这是何等凄惨的画面。这虽是歌者设想死后的情景,但却是十分真实的。无论远征军士也罢,无论远行民夫也好,该有多少人暴死荒郊,该有多少人家破人亡。儿子饿死青山、全家悲痛欲绝的情景,他都是亲历了的。因此,对自己死后的情景也就描绘逼真。

  “安得”第四句,是诉说自己惟一的希望。歌者已自料必死,且尸陈异乡,因此,他只希望能有个义气男儿,将他这无人认领的尸体焚烧,把他的骸骨运回乡里,把他的亡灵引渡回家。这歌者竞不作活着归来之想,而把能将骨骸运回作为惟一的希望,其情也可哀,其境也可知。这是他对“义男儿”的希望,同时也是对逼迫他陷入死亡境地的统治者的控诉。若无隋炀帝的重赋繁役,他何以必死。把人逼到将尸骨运回便算幸运,这是一个何等黑暗残暴的社会。

  这是一首直接表达人民悲痛和愤恨的民歌。它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控诉了隋炀帝给人民造成的灾难,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语言质朴凝重,情感真切动人。

猜你喜欢

扰扰王城足是非,不堪多病决然归。只因有口谈时事,几被无心触祸机。

日暮豺狼当路立,天寒雕鹗傍人飞。终南山色明如画,何限春风笋蕨肥。

()

闻君报一餐,远送出平野。玉标丹霞剑,金络艳光马。

高旗入汉飞,长鞭历地写。曙星海中出,晓月山头下。

()

有物吞食月轮尽,凤翥龙骧紫光隐。雨前已见纤云从,雪意犹在浑沦中。

忽带天香堕吾箧,自有同干欣相逢。寄向仙庐引飞瀑,一簇蝇声急须腹。

()

秋茂喜禾壮,官河带野桥。

水光欺日白,寒气得风饶。

()

地静林居无日影,紫薇花落暑阑珊。两翁白发棋争后,一个黄鹂茶话间。

雨气欲来泉脉动,风飔略过树阴閒。隔溪草阁尤凉净,更拟呼杯看鹤还。

()

怀哉送舅氏,曰至渭之阳。

念母如存意,悠悠寄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