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折桂令·中秋。元代。张养浩。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一轮……山河”起首一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无波”两句,又从另一侧面来写,只是它比前两句写得更加空灵。作者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比常夜……婆娑”,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同样写月,不同的作者、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不同的写法。李白的《月下独酌》抒发的是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感,他笔下的月既不解饮,又不懂情,无知而冷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的是坎坷路途中的落寞情怀,他想象中的月宫是“高处不胜寒”,强调的是“月有阴晴圆缺”。张养浩的这首散曲抒发的则是中秋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李白、苏轼等人的咏月名作都是将明月与人事紧紧交织在一起来写,忽景忽情,情景交融。这首散曲却与此不同。它把主要笔墨都用在了对明月的描写上,只是最后才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点出作者内心的感受。这种先景后情、情因景生的写法似乎已经成了常规,写不好,往往会落入俗套。其关键在于景要切,情要真,两者融合得自然。这首散曲成功的奥秘也就在这里。
张养浩。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吊裴易进士。宋代。梅尧臣。力学未及仕,口中已含珠。赋命固所贪,读书非所辜。敛送有兄弟,哭泣无妻孥。惟此靡薄厚,必竟同一途。
秋日江东晚行。唐代。姚揆。迢迢驱马过江东,此际令人恨莫穷。一撮秋烟堤上白,半轮残日岭头红。路岐滋味犹如旧,乡曲声音渐不同。含思看看到梁苑,画楼丝竹彻遥空。
与同学者共祀兴化刘先生于龙门书院哀感成诗 其四。清代。范当世。俎豆今来意,诸君兴慕思。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苍茫千载事,流涕向崇祠。
送聂秘丞 其二。宋代。司马光。七载一相见,恍然如路衢。形骸渐枯槁,志业转荒芜。往事云过眼,新愁雪染须。明朝又分首,上马即重湖。
湘月·泗英为吴孚威建蓬莱阁于南川三泉公园嘱题。近现代。常燕生。卧龙去后。有拿空老鹤,徘徊无语。云路鹏程九万里,毕竟江山谁主。海国涛鸣,孤城潮打,寂寞无归处。危楼飞上,此间尚有乾土。看取岫翠檐萦,泉清槛绕,九叠双溪注。巨笔磨崖光影里,檀碧团成层宇。荔子流丹,冬青献碧,长与忠魂护。断霞千片,夕阳为伴终古。
田家杂咏十二首 其六。清代。王季珠。行人方便路须通,尺土无妨让与公。傍屋编篱花抵隙,筑场勒界石居中。疗饥麦面吴丝白,解渴瓜瓤蜀锦红。酷暑蚊蝇防染毒,辟瘟丹散制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