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父乌衣集,公时预往还。凉秋同出郭,胜日共寻山。
电掣流年速,舟移古岸閒。又成丹旐去,衰涕不胜潸。
叶子山右史父宣义挽章二首 其二。宋代。吕祖谦。诸父乌衣集,公时预往还。凉秋同出郭,胜日共寻山。电掣流年速,舟移古岸閒。又成丹旐去,衰涕不胜潸。
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吕祖谦。吕祖谦(1137年4月9日—1181年9月9日),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出身“东莱吕氏”,为吕夷简六世孙、吕大器之子。淳熙八年(1181年)卒,年四十五。宋宁宗时,追谥“成”。嘉熙二年(1238年),改谥“忠亮”。吕祖谦博学多识,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反对空谈心性,开浙东学派之先声。他所创立的“婺学”(又称“金华学派”),也是当时最具影响的学派,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著有《东莱集》、《历代制度详说》、《东莱博议》等,并与朱熹合著《近思录》。
过建成侯庙。宋代。黄庶。鸣鸱古木末,饥鸟啄腐柯。下有黄侯宫,清风在藤萝。公昔为刺史,俗若闺门和。德铭颍人心,千载不可磨。至今奉如生,慢侮莫敢过。破祠望道路,丹檐独峨峨。春秋赛豚肩,里巫日婆娑。牛童不知此,来往夕阳歌。
闲居感旧偶成十绝乘兴有作不复诠次 其三。宋代。吕本中。璧老投冠去学禅,堂堂一鼓阵无前。平生老伴唯均父,马病涂穷不著鞭。
花朝后二夕何侯招饮署中即事。清代。陈恭尹。清斋银烛敞华筵,况值融和二月天。春得一晴花尽放,望连三夕月犹圆。中心自醉非酬酢,入耳仁声胜管弦。吴下旧交今寂莫,因君重为说当年。
古兴四首用周草窗韵 其一。金朝。李龏。薰风入虞弦,万物阐生意。图南岂无心,所恨老已至。浮云翳高槐,缥缈动羁思。吁嗟鹪鹩枝,讵可巢孔翠。
伍有开贻梅竹植家圃二首 其一。明代。何吾驺。平生最爱雪,归老独看梅。非子移奇树,巡檐笑未开。千人擎露掌,百和糁春杯。老鬓横斜得,疏烟淡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