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水光林影图。元代。丁鹤年。知是平泉是辋川,水光林影共悠然。薜萝凉映纷纷月,蘋藻清涵湛湛天。为飐翠旗龙夭矫,倒开金镜凤翩跹。此中真趣谁能辩,吏隐云间一散仙。
过小长安。元代。黄玠。已行上河舟,初入小长安。路逄市中儿,相邀买罗纨。罗纨非不佳,此物生饥寒。山中大布衣,岁晚聊独完。
题曹源 其二。明代。董其昌。儒冠道履释袈裟,百劫庄严不受些。笑倒灵山临末会,生平伎俩一株花。
寄愿毒果。宋代。释居简。毒果才登灵鹫峰,南山马群为一空。鹫峰亦复无所容,寂寥风味南山同。聋人有耳固不聪,双眼复随双耳聋。苞苴公行丧真风,祝鮀之佞为正宗。有生穷极变则通,公无留滞蒿蓬中。行看劲气嘘长虹,拈出死蛇为活龙。
知乐亭。明代。王鏊。深巷逶迤接远汀,小园花竹闭幽亭。春池水漫鱼游乐,午院风微鹤梦醒。有榻可能分我坐,无弦元不要人听。日长读罢参同契,正对前山一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