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
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
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
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
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
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
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
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
次韵和李公达见寄。宋代。韩维。五分符竹尽吾乡,圣主恩私溢故常。揽辔岂能清北道,支筇时得问西堂。湖边冻柳生春意,月下晴梅动暗香。乘兴可能同一醉,闻君筋力尚坚强。少年初见一经横,籍籍文场蔼俊名。抗志直思追二祖,得官今乃后诸生。赐袍便欲期芳草,贺酒犹能及落英。我亦林泉有归兴,待君吟啸乐升平。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七 唐高祖。宋代。赵戣。唐室恢新造,秦王有大功。一人居北极,太子在东宫。
山斋二首 其二。元代。范梈。幽栖自是少经过,药裹书囊奈癖何!仙井朝来云气重,洞房夜尽雨声多。江湖耆旧深思忆,台馆风威尚琢磨。自尔索居增固陋,负苓谁问首阳阿?
严太史钤山书屋。明代。符锡。玉人何处住,一室对孤岑。池上蓼花白,山中秋意深。林穿蒋诩径,座拥河汾琴。未觉衣缨在,沧洲更远寻。
叹镜辞。宋代。陈允平。忆妾初嫁时,金屋藏窈窕。忽见洛阳人,鬻镜长安道。明月掌上寒,团团复皎皎。千金买得归,惜之如重宝。奁开双凤飞,带结青鸾袅。当时照妾颜,妾颜正年少。如今照妾颜,妾颜羞已老。对镜频汉嗟,掩镜徒懊恼。不恨妾嫁迟,惟恨妾生早。此恨空绵绵,天涯满芳草。君不见长江逝水无逆流,岁去年来多白头。
八阵图。宋代。喻汝砺。鱼复江边春事起,万点红旗飏清泚。主人元是刘梦得,载酒娱宾水光里。酒阑放脚步涉碛,细石作行相靡迤。卧龙起佐赤龙子,天地风云入鞭箠。蛇盘虎翼飞鸟翔,四正四奇公所垒。当时二十四万师,开门阖门随臂指。几回嚇杀生仲达,往往宵遁常骑豕。海中仙人丈二履,相与往来迂玉趾。笑云此公大肚皮,龙拿虎掷堆胸胃。江头风波几劘荡,断岸奔峰俱披靡。阳侯鏖战三峡怒,祇此细石吹不起。晋大司马宣武公,常山之蛇中首尾。幕中矹矹何物客,未有一客能解此。千年独有老奇癫,见之敛袂三叹喟。颇知此法自玄女,细与诸公剖根柢。君不见风后英谋尽奇诡,龛定蚩尤等蜉蚁。汉大将军亲阅试,四夷闻风皆褫气。马隆三千相角掎,西羌茸茸落牙嘴。而公于此出新意,盖世功名无第二。不知何处著双手,建立乃与天地比。河图洛书亦如此,堂堂孔明今未死。我门生人如死人,老了不作一件事。却被狝猴坐御床,孰视天王出居汜。既不能蹠穿膝暴秦王庭,放声七日哭不已。又不能断脰决腹死社稷,满地淋漓流脑髓。羡它安晋温太真,壮它霸越会稽蠡。八年嫪恋饱妻子,洒涕东风肉生髀。斑斑犹在杲卿发,离离未落张巡齿。爱惜微躯欲安用,有臣如此难准拟。虽然爱国心尚在,左角右角颇谙委。二广二矩及甄,春秋所书晋所纪。况乃东厢与洞当,复有青龙洎旬始。淫淫陈法有如许,智者舍是愚者蔽。此图昔人之刍狗,参以古法行以已。偏为前距狄笑之,制胜于兹亮其岂。尔朱十万破百万,第顾方略何如耳。嗟我去国岁月老,渺渺赤心驰玉扆。可怜阿伾财女子,而我未刷邦家耻。属者买舟泸川县,扣船欲泛吴江水。赤甲山前春雪深,白帝城下扁舟舣。胡为于此久留滞,细雨打篷愁不睡。剽闻逆雏犯淮泗,陛下自将诛陈豨。六师如龙贼如鼠,杀回屋瓦皆蜚坠。距黍直射六百步,虏尸蔽江一千里。哀哉狝猴太痴绝,垂死尚持虞帝匕。那知光武定中兴,要把中原通爬洗。君不见陛下神武如太宗,万全制陈将平戎。倚闻献馘平江宫,坐使四海开春容。六騑还自江之东,光复旧京如转蓬。蜀花千枝万枝红,辄莫取次随东风。奇癫眼脑醉冬烘,东向舞蹈寿乃翁。醉醒聊作竹枝曲,乞与欸乃歌巴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