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奉常署,高门敞天街。
群英谨邦祠,先事戒洁斋。
我时过其舍,值与众客侪。
方闻治杯酌,避去礼亦谐。
愧无孟公名,安使所至怀。
不知贤豪意,未遽见弃排。
明日出长篇,正声谢淫哇。
如畏明义重,殷勤惧暌乖。
几时持笔和,落纸还成揩。
何以叙缱绻,晨当策疲騧。
景仁欠道斋礼院予与和叔过之值其方饮引去二。宋代。韩维。肃肃奉常署,高门敞天街。群英谨邦祠,先事戒洁斋。我时过其舍,值与众客侪。方闻治杯酌,避去礼亦谐。愧无孟公名,安使所至怀。不知贤豪意,未遽见弃排。明日出长篇,正声谢淫哇。如畏明义重,殷勤惧暌乖。几时持笔和,落纸还成揩。何以叙缱绻,晨当策疲騧。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韩维。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 其五十八。宋代。释居简。不为礼,礼必坏。千人来,万人拜。黄面瞿昙,吃者一解。
酬胡君。清代。姚鼐。我如游云出庐霍,千里飘飘向京洛。黄山西畔初别君,溪流饮马桃花落。江南花落几春风?羁思渔阳飞塞鸿。今年乘舟玩海月,片帆淮甸摇晴空。西寻庐阜彭蠡侧,拂袖千峰万峰碧。仙人一去白云秋,明月无心照石壁。远公东林寺,徐孺南昌宅。寒草苍烟昏似积,我对青天空太息。丹枫十月凋南州,雨声寒抱章江楼。登高把酒忽相遇,昔君颇料如今不?明月寒胎耀当代,楚望沈沦媚幽彩。人閒得失似浮云,且对江山吾辈在。清诗一唱碧霄閒,五色馀霞散湖海。湖海西风万里吹,酒阑明日各天涯。青山挂席余将去,嗟尔尘埃玉树姿。
寄兴圣寺琦元璞长老兼简黄庭英知事。元代。成廷圭。太息衰年七十强,经旬留宿赞公房。上堂也趁阇黎饭,入阁仍分般若汤。华渚虹霓生雨气,法筵龙象识天香。遥知今夕南湖月,谁与郎官共晚航。
小重山。近现代。吕碧城。铃响牛羊下翠峰。悬崖山果熟,坠霜红。霞蒸秋蔼入西浓。天垂处,罨画夕阳中。回首暮云封。故乡萧寺晚,荡疏钟。不劳身到梵王宫。心期在,一念万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