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生云气。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战舰东风慳借便,梦断神州故里。旋小筑、吴宫闲地。华表月明归夜鹤,叹当时、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溅清泪。
遨头小簇行春队。步苍苔、寻幽别坞,问梅开未。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此心与、东君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
《金缕歌》是梦窗词中具有爱国思想的词作之一。词中通过沧浪着梅歌颂抗金名将韩世忠的\"英雄陈迹\",对\"后不如今今非昔\"的现实表示严重不满。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这首词约写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正月,作者四十岁。当时,\"吴潜由庆元府改知平江(今苏州)\",二人过从甚密。作者借着梅之机,即景生情,毫不隐晦地抒发了积郁于胸的悲慨。
以\"乔木生云气\"这一开阔巨大的形象开篇,含有\"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意味。\"乔木\"者,大树也。是词人入园以前之所见,又暗喻韩世忠。《后汉书·冯异传》:\"请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不仅如此,这一句词,还可以使人联想到《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暗示韩世忠从龌龊的官场中受到排斥打击,被迫迁居沧浪事。这一句兴\'中有比,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访中兴、英雄陈迹,暗追前事。\"
这两句是直陈,交待这次看海的目的以及对英雄的无限景仰。继之则拈出韩世忠一生最为动人的事迹加以抒写:\"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这两句写的是黄天荡之捷,抒发了词人的感慨。韩世忠在黄天荡以八千人的兵力,抗击着金兀术的十万大军,坚持了四十八日。黄天荡之役,虽然使兀术\"不敢再言渡江\",但韩世忠也因遭受火攻而退回镇江。史载:兀术刑白马以祭天,及天霁风止,兀术以小舟出江,世忠绝流击之。海舟无风不能动,兀术令善射者乘轻舟,以火箭射之,烟焰蔽天,师遂大溃,焚溺死后不可胜数。世忠仅以身免,奔还镇江。\"作者对此深以为憾,故词中表示,如果东风劲吹,毫不吝惜地给韩世忠以一臂之助,那么失去的神州故里就很可能得以恢复。\"旋小筑、吴宫闲地。\"紧承上句,写韩世忠被剥夺兵权之后,过的是\"不再言兵\"的退隐闲居生活,点明了\"沧浪看梅\"这一主题。\"华表月明归夜鹤\"至上片结尾,用丁令威学仙的故事,引出物是人非,今非昔比的慨叹,并以\"枝上露,溅清?quot;这一眼前景物来加以渲染和烘托。下片换头紧扣词题,承接上片,对看梅的过程略加梳理,点出吴潜当时的身份。\"步苍苔\"三句点出\"梅\"字,深化意境,至\"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把词的意境进一步提到爱国统一与关心时事这一思想高度。\"寒梢冻蕊\"是南宋王朝怯懦无能,不图进取,苟且偷安这一政治形势的写照;\"催发\",含改变现状、力图有所作为的积极意义在内。\"重唱梅边新度曲\",实际是呼唤春天的到来,呼唤国家的振作。在这主要之点上,作者与吴潜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二者的知己之情已和盘托出了。然而,现实是无情的,即使他们\"此心与东君同意\",而当前的现实却是\"后不如今今非昔\"。不仅世无韩世忠,而且连黄天荡那样的战役也不可能出现了。面对现实,无可奈何,作者与吴潜只能\"两无言相对沧浪水,怀此恨,寄残醉\"了。陈洵在《海绡说词》中说:\"\'心与东君同意\'能将履斋忠款道出。是时边事日亟,将无韩、岳,国脉微弱,又非昔时,履斋意主和守而屡书不省,卒至败亡,则所谓\'后不如今\'……言外寄慨。\"可见,词中的悲愤心情实是有感而发的。
读《金缕曲》,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辛派词人的作品,因为这首词充分表现出作者的爱国热忱与对时事的慨叹,而且写得\"慷慨纵横\"、\"悲壮激?,具有豪迈奔放之气。
吴文英之所以能写出这种豪迈奔放的词篇,除作者本人具有阔大的胸襟与关心国家时事的思想感情以外,同时还与词的艺术表现有关。比较看来,纳入这首词里的主要是巨大的场景。高大的英雄人物与重大的历史事件,抒发的又是由国家兴亡而引起的大悲大慨。因此,词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沉郁顿挫、苍凉悲壮的豪气。陈洵说:\"清真、稼轩、梦窗三家,实为一家。\"就这一点来,是颇有道理的。但是,吴梦窗毕竟不是辛弃疾。即使他的某些词近似辛派,但从根本上讲,二者又有明显差别。以本篇为例,其主要差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描写巨大场景、重大历史事件时,又往往与某些清幽的意境、较小的生活细节相结合,直陈中带有显著的象征性。\"乔木\",象征巨大的英雄形象;\"寒枝冻蕊\",象征南宋王朝的日趋没落;\"枝上露,溅清泪\",象征人民群众的悲恸;\"重唱梅边新度曲\",象征个人的爱国热情,等等。二是主观抒情词句与客观形象的描绘紧密结合,二者互为补充,并且常常以实为虚,化虚为实。词的本意是凭吊韩世忠黄天荡未获最后全胜,以致失地未得恢复。但作者却把这整个战役及其后果概括为\"战舰东风悭借便,梦断神州故里\"两句,其内涵是颇为丰富的。又如,作者设想韩世忠如能重返故居,他也一定要为国事日非,今不如昔而悲叹的。但却以\"华表月明归夜鹤\"等少许词句来表现,令人玩味不尽。下片又以\"后不如今今非昔\"与之相给合。所以,这首近似辛弃疾的豪迈之作,在艺术上也仍然保留着梦窗词本身的艺术特点。所以陈洵又说:\"清真、稼轩、梦窗,各有神彩,……莫不有一己之性情境地。\"
由上可见,梦窗词是多样化的,他的词也并非完全\"隐晦\",至于讥评他的词\"思想内容往往无足取\",显然是难以成立的了。